冯老板作为一个浦市本地的古董商人,还是有他独有的优势的。
虽说,单从鉴定古董上来说,他是远远不如陈林的本事。
可是,在浦市的古董店经营方面来说,他可就是陈林的前辈了。
和方鲸鹏一样,冯老板也是在浦市经营了二十多个年头的老人儿了。
别的他可能会不太清楚,可是浦市这里的古玩圈子,冯老板可是混得非常熟的。
他们浦市本地,有自己地域性的古玩圈子。
这个圈子里,全部都是浦市的本地人。
或是从事古董铺子的买卖,或是收藏爱好者,或是当地的古玩界的学者和专家。
还有一些对古玩圈子比较感兴趣,有资历有天赋的一些新入行的菜鸟们。
这个圈子,有些类似古代地方的商会一样。
进到这个商会里的人,守望相助,互相帮忙,创造出一种大家联合在一起,就能产生巨大效应的结果。
而冯老板,就是这个古董商会里,比较受欢迎的人物。
一是因为,冯老板非常的会做人。
他的古董铺子开的时间比较早,算得上是浦市当地比较早的一批古董商人,论资历,是不差的。
所以,他的客户就已经
基本定型,甚至有差不多一半以上,都是许多年的老顾客了。
这批顾客在冯老板的用心维护下,维持得很好,没有减少和损耗。
相反的,这些顾客的粘性很强。
基本上,只要他们想买古董,首选肯定是要到冯老板的店铺里来的。
实在没有选到满意的物件儿,才会跑到别家去看一看。
不过,这种事情还是很少发生的。
毕竟,冯老板对这些老顾客非常的上心。
他让伙计给这些老顾客,在店铺里的一本册子上都建了档,录了会员。
在档案里面,伙计详细写明了某顾客,年龄、姓名、性别,生日、喜好的古董类型是什么?
比如:张三,男,四十五岁,生日是某年某月某天。
职业是某企业的老总。
喜好的古董类型是瓷器(尤其是宋代瓷器和元青花),次之就是紫檀的家具和制品。
后面还会记录,张三之前都在店里买过什么古董,消费的金额总共是多少。
一笔笔,一件件,记录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在冯老板经营的店铺里,这样的档案有厚厚的好几本之多。
别小看这种小档案,它在冯老板的经营店铺的过程中,时
时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一来,这样的建档,会让冯老板和伙计清楚的记得,顾客的喜好、和购买的类型。
等到顾客上门来,伙计一下子就能说出该顾客的喜好,会在第一时间把相关的古董摆放到顾客面前。
看似是一件小事儿,但是却是能让顾客感到非常受到店家的重视。
这种被对方重视且尊重的感觉一出来,顾客的心情就会非常的愉悦,觉得自己成为了店家的贵宾。
在挑选物件儿时,顾客也会好说话得多了。
若是相反的,顾客已经不是第一次上门儿了。
一进来,伙计根本就不记得顾客有没有来过,是不是老主顾。
张口就问,客人你想看点儿什么啊?
这种的,就算顾客不会产生反感,也会觉得比较麻烦,要把自己的喜好重新来说一遍。
效果肯定是没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好啦。
被店家重视,和被很普通的对待,出来的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长此以往,自然就留住了老主顾的心了。
二来,建了档之后,在老主顾生日的当天,伙计还会准时准点儿的,给老主顾们发祝福短信。
同时,会告诉老主顾,在生日当天
,如果上门消费,可以打一个非常低的折扣。
这个生日折扣,每年只有一次,比节日折扣都还要低一些。
说起来,是非常划算的。
所以,在冯老板的那厚厚的册子里的老主顾们,都很愿意生日当天,来铺子里逛逛。
看看有没有自己心仪的物件儿,如果有,当天买下是非常划算的一个选择。
第三点,就是建了档之后,弄清了顾客的喜好之后,就非常容易看人下菜碟儿了。
张三喜欢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