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在一次宫廷聚会上,慧妃趁着皇帝心情还不错的时候,将丽妃的罪证悄悄呈了上去。皇帝看到那些证据,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没想到,嫣儿刚走,后宫就又开始这般乌烟瘴气。他当场斥责丽妃,丽妃吓得瘫倒在地,拼命求饶。皇帝本想严惩丽妃,但又担心此事传出去会让后宫更加动荡,于是只是将丽妃禁足在自己的宫殿,削减了她的月例。
慧妃见皇帝这般处置丽妃,虽心有不甘,却也不敢表露于外。她深知皇帝此刻最想要的便是后宫的平静,自己若是再穷追猛打,只怕会惹得皇帝厌烦。
丽妃被禁足在宫殿之中,心中满是怨恨。她知道这一切都是慧妃在背后捣鬼,每日在自己的宫殿里咬牙切齿,发誓若有一日能够翻身,定要让慧妃付出惨痛的代价。
而慧妃这边,在成功打压了丽妃之后,在后宫中的威望一时大增。众妃嫔见她手段了得,纷纷前来巴结。慧妃表面上对众人笑脸相迎,心中却十分清楚,这些人不过是墙头草,见风使舵罢了。
皇帝自从处置了丽妃之后,常常会陷入对嫣儿的思念之中。嫣儿在时,后宫虽也有纷争,但嫣儿总是能巧妙地化解,还能让众妃嫔心服口服。如今没了嫣儿,这后宫就像失去了主心骨,纷争不断。
一日,皇帝在御花园中散步,看到满园盛开的花朵,不禁想起嫣儿最喜欢在这御花园中赏花扑蝶。他的心中越发惆怅,对身边的太监说道:“朕真的很想念嫣儿,只恨当时没有好好保护她。”太监低着头,不敢言语,只能默默陪着皇帝。
慧妃得知皇帝在御花园中的感慨后,心生一计。她命人精心准备了一场祭祀仪式,在自己的宫殿里悼念嫣儿。她故意将这个消息透露出去,很快,整个后宫都知道了慧妃的举动。皇帝听闻后,对慧妃此举十分赞赏,觉得她重情重义。
丽妃在禁足的宫殿里听到这个消息,气得摔碎了手中的茶盏。她大骂慧妃狡诈,用这样的手段来讨好皇帝。可她如今被困在这一方天地,毫无办法,只能暗自生闷气。
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帝对慧妃的好感与日俱增。慧妃觉得时机已到,她开始向皇帝进言,想要改革后宫的一些制度,以避免再出现像丽妃那样恃宠而骄、为非作歹的情况。皇帝觉得慧妃的提议很有道理,便让她着手去办。
慧妃在改革后宫制度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触动了一些妃嫔的利益。这些妃嫔联合起来,想要找慧妃的麻烦。但慧妃有皇帝的支持,并不畏惧。她巧妙地应对着这些妃嫔的刁难,同时也在后宫中培养自己的势力。
丽妃在禁足期间,通过贿赂看守的宫女太监,与外界取得了一些联系。她得知慧妃现在的处境后,心中暗喜,决定在暗中推波助澜,让那些反对慧妃的妃嫔闹得更凶,她要看着慧妃从云端跌落。
那些反对慧妃改革后宫制度的妃嫔们,在丽妃暗中的鼓动下,开始变本加厉地给慧妃使绊子。她们联名上书,向皇帝哭诉慧妃的改革让她们在后宫的日子过得苦不堪言,还污蔑慧妃假公济私,利用这个机会打压异己。
皇帝看到这份联名上书,心中有些动摇。他虽信任慧妃,但众口铄金,他不得不重新审视慧妃的改革之举。于是,皇帝召慧妃前来询问。慧妃心中明白,这定是有人在背后捣鬼,但她并不慌张。她将改革后宫制度的好处一一道来,又详细解释了为何会触动某些人的利益,言辞恳切,眼神坚定。皇帝听了慧妃的解释,心中的疑虑消除了大半,但还是决定派人暗中调查此事。
慧妃知道自己现在处境危险,她必须要找出背后搞鬼的人。经过一番调查,她发现是丽妃在禁足期间还不安分,在背后煽风点火。慧妃决定反击,她命人收集丽妃贿赂宫女太监、暗中与外界勾结的证据。
丽妃还在为自己的计谋得逞而沾沾自喜,却不知危险即将来临。慧妃拿着收集好的证据,再次来到皇帝面前。这次,她不仅呈上了丽妃的罪证,还向皇帝表明,后宫中反对改革之人皆是被丽妃蛊惑,丽妃才是后宫不安定的根源。
皇帝看到这些确凿的证据,龙颜大怒。他没想到丽妃在禁足期间还敢如此胆大妄为,这一次,他不再姑息。皇帝下旨将丽妃贬为庶人,赶出皇宫,并严惩那些被丽妃收买的宫女太监。而那些联名上书反对慧妃的妃嫔们,见丽妃倒台,吓得纷纷向慧妃求饶。
慧妃经过这次风波,在后宫中的地位更加稳固。皇帝对她也更加倚重,甚至开始让她参与一些前朝的事务,听取她的意见。慧妃深知伴君如伴虎,她在处理后宫事务和应对皇帝时更加小心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