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业未成,何以思后。
朱悟能哪里不知道高翠兰和百花羞想要个孩子的心思,但这起码得是黄金无量会成长到和三座大山一个级别,才能考虑的事情。
唯有真正的能和三清平等对话,而不是靠虚构的黄金无量天尊做靠山来狐假虎威,他才全无后顾之忧。
现在留后,太奢侈了。
和前世不养孩子的原因一样,成本太高!
这里的成本还要算上自己的性命。
至于小白?
她和别人不一样,完全没有必要把时间浪费在这种事上。
当然,从她喜欢吃鸡精来看,生孩子根本就不在她的考虑范围内。
无忧无虑的,挺好。
“马上就要入冬了,八戒,去找些御寒之物给白马垫上,师父骑在上面也能暖和些。”
一行人将要启程,孙悟空喊来朱悟能去打些带毛的野物,不吃肉也能来件大衣不是。
至于他本人要开路,沙僧要服侍唐僧,自然只有朱悟能干活了。
“应当应当。”
朱悟能心想大师兄终于开窍了,不过动动嘴皮子的事,就能讨老师父欢心,何必让唐僧动不动就骂泼猴。
你能耐再大,能大得过人家的紧箍咒?
不过离开队伍一会,朱悟能便将个虎皮坐垫安放到了白龙马身上,还顺便除了腥臭之味,让唐僧和白龙马都满意的不行。
“悟空悟能有心了,为师甚慰。”
离了乌鸡国半月有余,又见一座高山,真個是摩天碍日,让人心惊。
在唐僧例行“心慌唤悟空”之后,孙悟空也是照前回应“只管走路,莫再多心”。
一行人入了那险恶山涧不多时,便有山凹里的一朵红云,直冒到九霄空内,结聚了一团火气。
孙悟空大惊,立马将唐僧顺下鞍,与悟能悟净共同将其护在中心,让红云里的妖怪无从下手。
不过一会,仿佛心有灵犀一般,妖怪就学那银角大王变做个七岁顽童,赤条条的麻绳自缚,吊在松树梢头,嘴里直喊:救人!救人!
空中火云散去,孙悟空便又扶唐僧上马,正行不久,便听到了妖怪的叫声,唐僧心善,忙问他的大徒弟。
“徒弟啊,这半山中,是哪里甚么人叫?”
孙悟空心知肚明,和唐僧开了个“叫”与“轿”的玩笑,便敦促前行。
许是之前有了教训,唐僧听从了大徒弟的言语。
但三里地连着三叫,即使孙悟空左右推脱,使了个移山缩地之法,那妖怪还是死盯着不放,直接换到了取经一行必经之路前,不到半里的树上,让唐僧怎么也躲不过。
声透三里地,小孩即使声音尖些,也实属天赋异禀了。
但唐僧到底肉眼凡夫,只知道行善,不论真善还是假善,念头通达就行。
“这泼猴多大惫懒!全无有一些儿善良之意,心心只是要撒泼行凶哩!我那般说叫唤的是个人声,他就千言万语只嚷是妖怪!你看那树上吊的不是个人么?”
得,又骂上了。
孙悟空低着头,再也不敢回言。
朱悟能上前拍了拍他肩膀,递了个眼色。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师父他都这样了,你怎么就不顺从他呢?”
但从孙悟空这边来看,朱悟能传达的意味就是:应该先暗中下手打杀了那妖怪,和师父来个两不见面,就没这烦心事了。
“你是哪家孩儿?因有甚事,吊在此间?说与我,好救你。”
唐僧来到树下,实心问询。
那妖怪见状噙着泪编了个谎儿,将家破人亡、母亲被掳、自己被吊三天三夜的故事说得唐僧也要共情,忍不住吩咐徒弟解救。
悟空悟能纹丝不动,沙僧要上去解绳之时被孙悟空喝住,就要盘问个究竟。
但那妖怪伶俐,无论何种都有说法,没奈何,还是由孙悟空背了同路。
在朱悟能看来,这红孩儿的说辞处处是漏洞。
最明显的就是这初冬时节,一个先天不足、七岁不满四斤的小孩居然能在毫无遮挡的松林里扛过三天三夜!
是说他天赋异禀呢?
还是天赋异禀呢?
可自己的五大转轮功和灵宝毕法还要落在他身上,自然也就没揭发出来,也不像银角时抢着要背,连唐僧也松懈了看管,只要他被掳走才好。
观音作为西行路上的总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