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朱元璋在朱标的侍奉之下,穿衣洗漱。
朱元璋想起昨日偷听到的话,心中一动。
他看向朱标,问道
“标儿,爹,考考你,你对丞相是怎么看?”
朱元璋看似随口一问。
在经过了张安世那一番对于历朝历代,以及皇权相权的深度解析之后,朱标自然是能够迅速反应过来,并且对答如流。
朱标深施一礼而后侃侃而谈
“父皇,儿臣以为,丞相当是以辅佐父皇处理国家政事。”
“那你觉得胡惟庸如何…”
朱标想起来昨天与张安世所探讨的那些事情。
偷瞧了一眼朱元璋,略微思索,继续说道:
“父皇,左丞相行事颇有独断专权之意,另…”
有一说一,胡惟庸成为左丞相之后,仗着受到朱元璋的宠信,基本上算是万人之上了。
同时,他的骄纵跋扈也是日益显露了出来。
一些生杀废黜的大事,根本不怎么跟朱元璋商议,直接独断专行,自己决定。
此外还有各个部门所呈上来的奏本,他基本上都是先行拿过去看一遍,凡是不利于自己的奏本,直接扣下,根本不往上呈递。
就算朱元璋每天都要批阅奏本,他都敢这么做,只能说已有取死之道。
在朝堂之外,胡惟庸更是肆无忌惮,收受贿赂这种事情都是常有的。
各方面的那些热衷于功利的家伙,以及那些失去职位的功臣武夫,竞相奔走于门下。
无论是金帛、名马、玩好之物,胡惟庸都是来之不拒。
府内奇物众多。
根据《已疟编》记载,胡惟庸饲养了许多猢狲,它们身着人的衣冠,有客人来了之后,胡惟庸就让这些猢狲给客人上茶敬酒,还让它们跪拜、作揖、让坐。
最神奇的是,这些猢狲还能够吹奏竹笛,声音特别优美,又能够持红绸跳舞,因此人们称它们为“孙慧郎”。
但是有些事情,并不是朱标能说的。
他总不能说胡惟庸之所以能这样,都是因为父皇你有意纵容吧?
好在朱元璋也没有继续问下去,而是换了个问题。
“如果朕想要撤裁丞相一职,你觉得此事妥与不妥?”
朱标一愣,心中佩服自己的义弟张安世,随即不敢怠慢
“父皇此举,可行。”
“哦?标儿有什么想法,详细说说。”
“启禀父皇,儿臣以为,这丞相一职,在设立之初,是为了能够减轻皇帝处理政务的压力,毕竟国家大事不能只是交由一个人处理…”
朱标说着,脑海之中不由得回想起张安世所说的那些话,语气之中更加坚定:
“丞相的责任,便是替皇帝处理一部分的政务。对于一些能力不足的皇帝而言,丞相代表着能够让他们有更多的休息时间。”
“毕竟将所有的事情全部丢给丞相,从而使得丞相独揽大权的事情在前朝并不少见。如果皇帝拥有足够的能力,那么皇权与相权之间,便会有天然的矛盾!”
“这样的权力之争,必定是要有一个结果,只不过结果往往都是损耗国家的国力。”
“而撤裁丞相,那么必然会造成一个后果,国家的政务要交由皇帝一个人来解决,无疑会占用皇帝极大的时间和精力。”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这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一个人要处理一个国家的政务,那么效率必然会大大降低。久而久之,更是一个恶性循环。”
“所以儿臣认为,撤裁丞相可以,但是要避免将所有政务都交由父皇一人手中。”
听着朱标的话,朱元璋点了点头,虽然是结合了一部分张安世那小子的内容,但是标儿也是有自己的理解。
“那么标儿你觉得,应该怎么办好呢?”
“在撤裁丞相之后,应当有一个新的部门来代替丞相,他们拥有着能够替父皇分担政务处理政务的责任,但同时又不会拥有丞相那般的权力。”
“这个新的部门,它会将丞相的权力分散到部门的每一个人身上,这样一来,就无法与皇权抗衡,只能依附于皇权。”
朱元璋点了点头示意朱标继续
朱标心里略微酝酿
“儿臣认为,应当裁撤三省,改立内阁,由父皇自户,工,礼,吏,刑,兵,六部之中各挑选一人,成为内阁阁臣,政务由阁臣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