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中庄严肃穆的奉天殿内,朱元璋正端坐在那龙椅之上,神色沉稳地主持着早朝。此时,他微微眯着双眼,双手自然地搭在龙椅扶手之上,看似平静,实则心思全在大臣们的奏报之中。朝堂之下,文武百官分列两旁,或正襟危坐,一脸严肃,或交头接耳,低声私语,气氛略显沉闷。
就在这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份寂静。众人纷纷侧目望去,只见一名传令兵一路小跑着直奔奉天殿而来。那传令兵身上沾满了血渍,有干涸的,已结成暗红色的痂块,有还未干透的,正缓缓渗着血丝,显然是经过了长途的奔波,历经了不少艰辛。
他一路被放行,径直来到了奉天殿门前,此时已是气喘吁吁,胸膛剧烈地起伏着,仿若风箱一般,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滚落,却也顾不上擦拭,只是双眼紧紧盯着殿内,眼神中透着一股急切。
朱元璋原本正听着大臣奏报,微微放松的神情瞬间一变,不禁眉头一皱,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刚想开口询问是何事如此慌张。就听见一旁的小太监尖着嗓子喊道:“陛下,有八百里加急!”
朱元璋一听,顿时神情一凛,眼中瞬间闪过一抹急切,赶忙坐直了身子,原本放在龙椅扶手上的双手不自觉地握紧,指节都微微泛白,仿佛要把那扶手捏碎一般。他身体前倾,目光紧紧锁住殿门方向,大声喝道:“快,把人带进来!”那声音在大殿中回荡,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这一下,朝堂上可就炸开了锅。那些文臣们,有的脸上露出担忧之色,不禁暗自思忖着:“这八百里加急,莫不是北方战事出了啥岔子?这可如何是好呀,但愿别是失利的消息啊,不然这天下又要动荡不安了。”而武将们呢,虽也有些担心,但更多的是好奇与期待,心里想着:“哼,咱大明的将士可都是英勇无畏的,说不定是打了大胜仗呢,可别是那些文官们瞎担心。”
不一会儿,传令兵被带了进来。满朝文武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他身上,一看到他满身的血渍,众人心里都“咯噔”一下,一种不祥的预感油然而生。
朱元璋也不禁心头一紧,脸上的神情愈发凝重,双眼死死盯着那传令兵,眼神中满是担忧,他的嘴唇微微颤抖着,似乎害怕听到什么不好的消息,心里想着:“难道北方战事真的失利了?这可关系到我大明声威,千万别有啥闪失,不然这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可就不稳了呀。”
就在众人紧张的注视下,只见那传令兵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嘴里大声喊出两个字:“捷报!”随后,便两眼一黑,直挺挺地晕了过去。
朱元璋“噌”地一下从龙椅上站起身来,动作太过迅猛,以至于身上的龙袍都带起了一阵轻微的风声。他兴奋地挥舞着手臂,用力地一拍龙椅的扶手,那“啪”的一声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响亮,回荡在每个人的耳边。
他脸上顿时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大声喊道:“哈哈,好!好啊!真是大喜之事!”说着,他赶忙扭头对身旁的朴有德吩咐道:“朴有德,你速速去叫御医来,定要好好给这位勇士诊治,可不能有啥闪失!咱可不能亏待了为咱大明传捷报的功臣呐!”
朴有德赶忙应了一声“是”,然后急匆匆地转身小跑着去请御医了。
朱元璋又对着另一个小太监说道:“你,快从这传令兵身上把那份八百里加急取出来,呈到朕这儿来。”
那小太监不敢怠慢,连忙小跑着过去,小心翼翼地从传令兵身上找出那份信件,然后双手捧着,毕恭毕敬地走到朱元璋跟前,将信件交到他手里。
朱元璋接过信件,先是仔细地看了看信封表面,见信封完好无损,这才微微点了点头,心里想着:“嗯,这信没受损,里面的消息应该也能看得清楚,快让朕瞧瞧是啥大胜仗。”
接着,他又认真查看了一下信件下的密语,确认无误后,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迫不及待地就打开了信件,眼神中满是急切与兴奋,边看边喃喃自语道:“好家伙,甘肃跟宣府这两地以几乎全歼的战绩赢得胜利,而且战损才不到三万,真是打得漂亮啊!”
说着,他脸上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可没过一会儿,那笑容又微微一滞,心里暗自嘀咕着:“只是这徐达蓝玉那边还没有消息传回,也不知他们那边战况如何呀,可别出了啥岔子,朕这心里总是不踏实呐。”
朱元璋看完信后,兴奋之余又有些担忧。他在大殿前来回踱步,时而停下脚步,双手背在身后,时而又抬起手轻轻摩挲着下巴,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透着一丝忧虑。
这时,他扭头看向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