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日根与扎那都出自孛那乞部落。!
孛那乞部落原来是草原自由部落,后来被成吉思汗的忠犬扎木合征服。再后来元顺帝被赶出原,后继子孙越来越落魄,这个部落觉得跟着漠南蒙古这个正宗混也没意思,干脆转头投了漠北蒙古。
蒙古本身是由许多分散的部落组成,部落之间互相吞并,分分合合,打打杀杀,每日都在进行。投降归顺,屈服强者,这是活下去的常识,也是习惯。李胜义不知道,只以为勇敢的民族,是坚强不屈的民族,这可是天大的误会。
这些勇敢的民族,多是兼并扩张发展起来的。征服与被征服是家常便饭。几乎都是其兴也勃,其败也速。和什么忠诚根本不贴边。
莫日根之所以有把握劝扎那投降,是他们弱小部落都明白一个道理:既然强大的征服者来了,越早被征服,越早加入征服者队伍,表现出足够的诚意,越容易获得最大的利益。
果然,莫日根单骑来到广宁卫城下,求见扎那,让扎那大吃一惊。
扎那日也思夜也想,盼莫日根来救他。现在莫日根倒是真的来了,怎么来的是一个人?连个兵器都没有带?
等把莫日根接进城,才知道三支大军,那两支都成阶下囚了,自己独木难支,那还支个肾啊。干脆投降了事。
孙殿臣把广宁的粮食或带走或焚毁,这个不动心眼的家伙,自以为难住了蒙古人,忘了,城里伤亡的牲畜过千,这时天气还冷,是个天然大冰箱。靠这些牲畜,蒙古人倒是轻松的支持了下来。自己带的粮食,还尽有剩余。
辽西的这场战火,历时一月,终于彻底熄灭了。最大的受益者还是开荒团。整个辽东修驿路,建港口,盖厂子,正缺劳力。这一下子多了20万青壮劳力。
李胜义在李易身边耳濡目染,对经商那是有天赋的。立刻成立了北方劳务公司,管理者依旧使用原来的蒙族军官,只是派出了一些监工。凡是以后没有不听话的劣迹,按时完成工作量的,二年后释放,恢复自由身。
马靖有些担心,对李胜义道:“司令,这些蒙古人都聚在一起,会不会出现问题啊?是不是把他们拆解开,分到各地工程队呢?”
李胜义还不在意道:“不要担心,他们在一起,分开更好管理,也更出活。”
马靖不明白这个道理,还是有些担心,可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担心是多余的。李胜义判断得很准。
李胜义知道:这些蒙古人不糊涂。全副武装都被收拾了,现在没马没武器,还想反抗不是作死?
自己又给了他们出路,不过是二年苦力,又能吃得饱穿得暖,怎么会有人反抗?
这次辽西大战,最大的收获还是30多万匹战马。这可是训练好的坐骑,不那些生马,需要训练后才能骑乘。这一下自己原来部队的战马缺口可以补了。新整编的部队也可以变成骑兵部队。战力一下提高几个等级。
正月最后几天,李胜义开始忙着改编原大明的部队。这事不是干一次两次了,也是驾轻熟。
大明在辽西实有十四万多人。这次辽西大战,战损有一万多,剩余十二万八千人。
李胜义分得六万人,加原来招募的两万人,共计八万人。和自己现有的四个师进行半对半的整编,组建成两个军。第一军军长李胜义兼任,第二军军长李胜信。
李胜智收编了六万人,他的老兵这一次稀释较大。
可是李胜智的部队,是开荒团太行老底子,又到安南进行了血与火的锻炼,几乎是开荒团最精华的部队。真不怕大量编入新兵。
更何况这些兵根本不是完全意义的新兵,也都是大明训练有素的战兵,训练这些人,难度并不大。这一下,李胜智原来的部队几乎个个升官,也算对这个师南征北战的一次变相奖励。
剩余八千人和营口原驻军一起,交给李胜恭,又整编了两个师。亏得营口和青山鹰城都已经招了一些兵,倒也是满员的四个师,李胜恭成为军长,驻防青山鹰城。
他的防地任务第一是拱卫未来的北方四省。第二是位置正处于杀胡口外,威慑的是大明的腹地,避免大明军力最强的山西陕西一线有什么异动。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李易担心未来西域的漠西蒙古或者俄罗斯,从陆路进攻。
莫西蒙古和西方接壤,武器装备和战斗素养远好于漠南和漠北,鬼知道他们会不会对另外两个兄弟之邦有同气连枝的感觉。自己消灭漠北蒙古,再逼走漠南蒙古,万一漠西蒙古要来报仇呢?有备无患还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