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略司的设立让东宫的权力触及地方每一处脉络,宗室的反抗屡遭压制。然而,在看似平静的局面下,三位皇子悄然联合,掀起新一轮暗潮。
一夜之间,江南盐场突发罢工,东南的港口贸易停滞,北疆军营甚至出现哗变的苗头。同时,江淮、北疆、南越三地巡察使府接连收到匿名信,矛头直指经略司,声称:“扰乱地方经济,士绅民怨沸腾,恐引发更大祸乱。”
东宫内,苏子恒在灯下整理情报,冷静地将报告呈交宗邺文。
“东极尊主,这一系列事件并非偶然,臣已查明背后是宗室三王联合所为——南王宗邺恺、昭郡王宗邺曜、信王宗邺衡。他们借地方士绅与经略司之间的矛盾挑动混乱,试图削弱东宫在天极陛下面前的威信。”
宗邺文冷笑,目光如刀:“三王之意,不过是逼本宫撤回对地方的掌控,甚至动摇经略司的根基。子恒,你认为他们的真正目的何在?”
苏子恒沉声道:“三王分别掌控南越贸易、北疆军需与江淮盐税,这次行动意在多地联动,制造地方动荡,迫使天极陛下重新考量宗室的地位。如果他们成功,东宫的经略司将名存实亡,宗室的势力将再次抬头。”
宗邺文冷哼一声:“他们真当父皇看不穿这些小伎俩?既然如此,就让他们自食其果。子恒,你立即拟定对策,本宫要让这场所谓的联合,成为他们的败笔。”
针对三王的行动,苏子恒迅速布置反击计划。他深知,反击不仅要平息眼前的混乱,更要彻底削弱三王在地方的根基。
南越压制
税务清查:命舶司派出大批税务官,全面清查南越贸易账目,重点追查与宗邺恺有关的走私网络。
扶持新势力:借经略司之名,大力扶持新兴商贾,逐步削弱宗邺恺依赖的地方士绅影响力。
经济管控:封锁与南越边境的多个重要贸易通道,切断宗邺恺与外部资金的联系。
北疆震慑
军中清查:联合兵部与锦衣卫,对北疆军营展开突击检查,逮捕数十名与昭郡王勾结的军官。
力量调动:命北疆总兵调派主力,封锁昭郡王的活动区域,防止其继续操控私兵。
外贸切断:查封草原部族与昭郡王的秘密交易点,彻底切断其武器供应。
江淮反击
突查盐场:宗清婉以巡察使的名义突查江淮盐场,捣毁多个与信王相关的秘密仓库。
安抚民心:以改善民生为名,发布盐税减免政策,将地方士绅与民众分化。
舆论引导:通过巡察使网络散布消息,曝光信王借盐税扰乱地方的阴谋,将舆论导向东宫。
天武帝在乾极宫接连收到关于三地混乱的密报,得知三王暗中联合制造混乱后,勃然大怒。他紧急召见宗邺文、苏子恒及内阁高层。
“朕令宗室分府,是要他们分忧解难,岂料竟成乱源!三王如此妄为,难道当真以为朕不敢治他们的罪?”
苏子恒沉稳奏道:“天极陛下,三王确有不轨之举,但若此时急于治罪,恐怕会逼得宗室抱团。臣以为,应以稳为主,令东宫与经略司彻查地方,彻底瓦解其根基,再行定罪。”
宗邺文接过话头:“父皇,三王之事牵涉甚广,若操之过急,恐使其余宗室心生怨怼。臣愿领命彻查三地,还父皇一个清明局面。”
天武帝冷冷说道:“好!朕给你三个月时间,务必查个水落石出。若再有异动,朕绝不轻饶!”
得知天武帝震怒,三王迅速调整策略,各自展开应对。
南王宗邺恺
遣使入京,通过内廷太监斡旋,试图缓和局势。
暗中筹集巨额金银,贿赂舶司与巡察使的官员,为自己的走私网络争取时间。
昭郡王宗邺曜
迅速撤销与草原部族的军械交易,将私兵伪装成农民,以避开锦衣卫的突查。
联络北疆的地方势力,试图重新整合军中人脉。
信王宗邺衡
表面上上书请罪,私下却加紧转移财物与私兵,藏匿于江淮隐秘地点。
联络地方士绅,散布东宫擅权扰民的谣言,企图引发更大的地方反弹。
江南巡察使府内,宗清婉接到东厂密探送来的情报:三王通过江淮盐商秘密转移财物,试图通过这些资金支撑他们的联合行动。
她立即下令:“彻查江淮盐商与三王的资金流向,加强对港口与仓库的监管。一旦查出证据,立刻封存送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