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的战争,有些人觉得索然无味,但有李宁的例子在前面,他们知道,皇宋是可以从中捞取好处的。
谁能为皇宋捞取好处,谁就是皇帝眼里的功臣能臣。
在这样的既有认知之下,李宁的行为当然不会再受到任何非议,反而成了众人模仿的对象。
毕竟在他们的认知当中,开疆拓土本来就是巨大的功劳。所以这一转变,并不缺少原有的理论基础,只需要对新鲜事物的逻辑关系加以梳理,就可以顺利的达成。
显而易见的是,朝堂上的政客们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老迈而疏忽了对这方面事物的培养,相反他们每时每刻都在做着类似的事情,接受着朝野上下传回来的不同事件,然后尝试着去对这些新鲜的事件加以分析和利用。
因此现在所有人都几乎达成共识,他们想知道李宁在这一关键的战役当中,将会为皇宋帝国争取什么?
而皇宋帝国又将在这一重大战役当中面临着怎样的风险?
基于李宁继伟的表现和行为逻辑,皇帝认为他极有可能会率领军队,寻找一次简单易得又影响力巨大的胜利。
因此他命令枢密院的官员们推敲这种胜利可能会出现在怎样的情况之下。
可惜枢密院的官员们没有太过具体的部署,短时间内无法找到这种可能的存在。
因此,他们也只能命令驻扎在皮勒摩斯地区的数万军队继续向伊苏斯前进,以试图增加李宁手中的兵力。
同时,为了保证李宁可以有充分的理由调动这些兵力,皇帝也将他的官职,正是升为从七品的供备库副使、同监光幕司事、权发遣小亚细亚都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