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在耕种的同时,稍微养上那么一两只,带到可以剪毛的时候,朝廷也会派人下乡去收购,到时,兔毛不愁销路的你们,就可以小小的赚上一笔,这是官家必然会同意的仁政。”
“原来是这样。”
“这个真是个不错的想法。”
“我早就听人说过,光幕司对皇宋那是大大有用处的。”
众人七嘴八舌一番,却又听到书生话锋一转,讲道:“我家掌书记也说了,光幕司的事情确实是有一些好处的,但我们不能只看到好处,也要看到危险。光幕能够带给我们的往往还有敌人,而且那些敌人完全有可能比我们强大,所以万万不能掉以轻心。”
“这话也对。还是小心的好。”
寥寥几声感叹之后,在场的众人就没了声息,转而用更加渴望的眼神看向出生,似乎是在期盼着他说出更多有意思的事情。
书生无奈的摇摇头,智虫来了汴京之后,这种氛围他就已经很熟悉了。
只可惜这种事情并不是李宁所能预料到的,他万万不清楚人们对穿越的渴望,竟然不输给21世纪。
其实他早该清楚黄粱一梦的传说,可是唐朝就有了宋朝人,根本就不会对穿越这种事情感到陌生。因此当他的战略逐渐通过皇帝传达给书名院,继而通过书名院,那些不靠谱的书生们在各种场合通过仆人朋友乱七八糟的家伙传到房间之后,所有人都开始意识到李宁的所谓功业,其实他们也有可能做到。
于是很快,一些非议李宁的传言就开始在坊间流传,然而到现在为止这些传言还没能成为主流,因为大家都在忙着想办法去那些愚蠢的落后之地赚钱。
至于那些野心更大的,或者说他们自认为志向更大的人,早就已经开始羡慕李宁如今的处境,短短一年之内,由一个白丁骤然升到七品大员——七品在宋朝确实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官——封疆一方,又有谁不肯在这方面多努力呢?
所谓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如今陛下既然喜欢这光幕思的事情,那么,愿意为此而了解一下夷情的人难道还少了吗?
只可惜这些人的了解有着太过明确的目的,有些事情一旦明确了,虽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但也有一种狂妄自大的倾向,而宋巢,一向携带着华夏贵胄所延续下来的重大弱点——以天下中心而自居。
所以深知这一点的书生们,希望汴京城的百姓们也能够有所了解,可惜他恐怕要失望了。
因此他跳过了那些不必要的项目,直接展开了今天最为要紧的话题——海上贸易冲突。
“掌书记曾经说,西方文明是蓝色文明靠海洋吃饭而我们东方人是陆地文明,在陆地上跑,到四处去做那些互通有无的事情,也好挣下微薄的家私,老了不缺人奉养。但我们不知道的是这世界上更加广袤的不是陆地,而是无边无尽的海洋。而我们平时不在意的是,车船之间载货的差距,往往是非常大的。”
“车当然不如船载火多,可是车能跑到船去不了的地方,船只能在水上跑。而且有的时候车还比船快呢。”
厅堂之中,有些不太理解的人就开始反问起来。
“这位先生说的当然有道理,车船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需要用的,我们作比较只是为了更合理地利用它们的特点,以图做到用最简单的方式运送最多的货物。而不是非得选出一种而舍去另一种。只不过我需要提醒在座的各位,你们可能忘记了我的第一句话,虽然现在没人能够证明这一点但我家掌书记就在海外游历,他对此是十分清楚的。”
话说到这里有人就开始回忆他说的前一句话是什么时间隔的并不长,所以有很多人迅速的记得起来。
“有水的地方比有陆地的地方多得多。”
“这怎么可能,我生平所见可都是有陆地的地方,只有南方水多些但也没有让我们没有立脚之地呀。”
“你去过南方,可曾去过东大洋吗?那里就是无边无际的海。”
“唉,真不巧,我还真就去过东大洋那里,说是无边无际也很让人害怕,担心掉进水里被鱼吃了,在那里还有倭国呀,谈不上无边无际吧。”
“倭国根本不是尽头,听说西边还有更大的地方呢。”
“你说的不是瀛洲吧?”
“谁知道啊,反正前些天我看过一本儿光幕司出的小册子,说顺着倭国向东北前进,然后在基本之地转向东南,就能够发现一片新的陆地。据说有些我们的祖先就是按照这个线路到达那里的,不过,那里终究是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