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助为顺单于,赐给他五百斤黄金。咸拿了黄金,就想带着儿子一起回去,没想到蔺苞、戴级把他两个儿子给扣下了,只让咸一个人回去。咸很不高兴地走了。蔺苞、戴级就把助、登送到长安,王莽高兴坏了,封蔺苞为宣威公,拜虎牙将军,封戴级为扬威公,拜虎贲将军。
这事儿让乌珠留单于知道了,顿时火冒三丈,说:“先单于受汉宣帝的大恩,这可不能忘。现在的天子不是宣帝的子孙,他凭什么当皇帝?我才不会听他的命令呢!”当下就带兵入侵中原,杀了很多官吏和百姓。王莽得知消息,又选出十二部统将,让他们分别率领招募的三十万士兵,每个人带着三百天的粮草,分道出发,要去消灭匈奴。将军严尤也奉命出征,不过他上书劝王莽说:
“我听说匈奴为害已经很久了,没听说过上辈子有一定要去征讨的。后世像周、秦、汉去征讨,也没听说有什么好办法。周宣王的时候,猃狁入侵,到了泾阳,宣王派将领去征讨,打到边境就回来了。他把戎狄的入侵,就像赶蚊子、苍蝇一样,赶走就算了,所以天下人都称赞他明智,这算是中策。汉武帝选将练兵,带着轻便的粮草,深入敌境,虽然有打胜仗的时候,但是匈奴也会报复,战争接连不断,打了三十多年,中国疲惫不堪,匈奴也受到重创,天下人都说汉武帝厉害,这算是下策。秦始皇为了一点小耻辱,就不顾老百姓的死活,修长城,绵延万里,运输物资的队伍,从海边开始,边境虽然守住了,但是中国国内也空虚了,最后连国家都丢了,这算是无策。现在天下正遭受灾荒,连年饥荒,西北边尤其严重。要是派出三十万士兵,带着三百天的粮草,一定得从东边的海代,南边的江淮调集,然后才能准备好。算一算路程,一年都集合不起来,先到的士兵住在野外,时间长了,武器也坏了,肯定没法用了,这是第一个难处。边境本来就空虚,没办法供应军粮,从内地郡国调,又来不及,这是第二个难处。算一算,一个人三百天的口粮,得用十八斛粮食,没有牛拉根本不行,牛还得自己带吃的,又得加二十斛,太重了。胡地都是沙漠盐碱地,经常没有水草,以前的经验来看,军队出去不到一百天,牛肯定都死光了,剩下的粮食很多,人又背不动,这是第三个难处。胡地秋冬特别冷,春夏风又大,得多带锅碗瓢盆、柴炭,重得不得了,士兵又水土不服,经常生病,所以以前讨伐匈奴,最多一百天,不是不想时间长,是没办法,这是第四个难处。带着很多辎重,轻便精锐的士兵就少了,走不快,敌人要是慢慢逃走,根本追不上,就算侥幸碰到敌人,又被辎重拖累,如果遇到险阻,队伍拉得很长,敌人前后夹击,危险得很,这是第五个难处。大规模动用民力,不一定能成功,我很担心。现在既然已经发兵了,应该让先到的士兵,像我严尤这样的,深入敌境,快速打击,只要能让匈奴受到重创就行了。要是一定要长时间打仗,连年转运粮草,这我可不敢听。”
严尤虽然是帮着王莽的,不过他的话还是有点道理的,所以我就记下来了。
王莽看了严尤的信,根本不听,还是让按照原来的计划办。各位看官想想,这三十万士兵,三百天的粮草,哪是那么容易就能准备好的?老百姓最怕当兵,最怕交粮,地方官又凶得很,逼着大家,招来一些壮丁,准备好一些粮草,还得陆续运出去,不是雇船,就是装车。船夫、车夫又没多少工钱,都不愿意干,眼看这事儿没个完,根本成不了。严尤说的还是从塞外的情况说的,其实内地已经被搜刮得受不了了,老百姓都快累死了,反正都是死,还不如去当盗贼,说不定还能抢点吃的。国家一乱,基本都是这样。
王莽等了几个月,听说兵粮还没准备好,又派中郎绣衣执法这些官员,到各地去督促,定了很严的期限。这些官员就像恶狼一样,借着权势作威作福,欺负州郡的官员。结果法令越来越苛刻,地方越来越乱。而匈奴呢,经常在边境骚扰,外患一天比一天严重。王莽派出去的将帅,因为兵饷没准备好,都不敢出击,就看着匈奴的骑兵在边境横行,抢了东西就走。以前北方一带,从汉宣帝以后,好几代都没打仗,人口越来越多,牛马满山野。到王莽和匈奴闹别扭,人和牲畜来不及转移,很多都被抢走了,路上到处都是尸体,朔漠都空了。
王莽还指望孝单于咸能帮他牵制匈奴,所以咸的儿子助、登到了长安以后,对他们还挺好的,给他们很多吃的用的。助不幸病死了,王莽让登代替他当顺单于。可他不知道,孝单于咸上次出塞回去后,一直恨王莽的人骗他,就去告诉乌珠留单于,哭着谢罪。乌珠留单于把咸贬为于粟置支侯,还让他入侵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