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赵云也上表请求惩罚。后主收到表,召来蒋琬、费祎询问。费祎等人说应该听从诸葛亮的话,暂时降职。于是贬诸葛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降赵云为镇军将军,派蒋琬带着诏书到营。诸葛亮接受诏书后,留蒋琬一起吃饭。蒋琬对诸葛亮说:“以前楚国杀了得臣,晋文公很高兴。现在天下还没平定,就杀了马谡,失去了有才能的人,太可惜了。”诸葛亮流着泪说:“孙武能制胜天下,全靠法严。现在四海分裂,战争刚刚开始,要是废除法令,怎么治军呢?”蒋琬劝诸葛亮回成都,诸葛亮摇了摇头说:“奉命讨伐贼寇,怎么能罢休呢?”蒋琬又说:“要是再想伐魏,必须增加兵力。”诸葛亮叹了口气说:“街亭失败,不是因为兵少,而是因为我用错了马谡,才导致这样的失败。我不能讳言自己的过错。现在应该减少兵将,明罚思过,吸取教训,谨慎将来。希望在朝的各位公能帮我弥补不足,这样事情才能定下来,贼寇才能消灭,功才能建立。”蒋琬当然佩服,就告辞了。
诸葛亮开始考察功劳,奖励士卒,引咎自责,训练军队,准备下一步计划。没过多久,吴鄱阳太守周鲂用诈降计诱魏攻皖。魏扬州牧曹休轻信周鲂的话,就发兵。魏主曹叡又派司马懿去江陵,建威将军贾吴兵去截击石亭,把曹休打得大败。曹休逃到夹石,又被吴兵追上,差点就跑不了。多亏贾逵兼程援救,才幸免于难。所有的军士粮械都损失殆尽。司马懿中途折回,曹休又羞又愤,生了病,背上长了疽,不久就死了。继任的魏将是满宠,他老成持重,控御有方,成了重镇。
诸葛亮听说吴人打败了魏,又想趁机北伐。正准备调动军马呢,没想到镇军将军赵云病死了。诸葛亮非常悲痛,后主也很悲伤。这赵云两次救护,怎么能不悲伤呢?追谥赵云为顺平侯,让赵云的长子赵统袭封。群臣觉得失去了一员大将,不适合兴师。可诸葛亮一心北伐,不肯中止。于是又上表奏道:
“先帝忧虑汉贼不能并立,王业不能偏安,所以托付我讨伐贼寇。这话说得慷慨激昂。凭先帝的英明,衡量我的才能,知道我讨伐贼寇,是因为才能弱而敌人强。
“然而不讨伐贼寇,王业也会灭亡。与其坐着等待灭亡,不如去讨伐。所以托付我不要怀疑。我接受命令以来,睡觉都不安稳,吃饭都没味道,想着北伐,应该先进入南方。所以五月渡过泸水,深入不毛之地,每天都吃得很少。我不是不珍惜自己。只是王业不能偏安于蜀都,所以冒着危险来奉先帝的遗意。可是议论的人认为这不是好办法。现在贼寇在西边疲于奔命,又在东边忙碌。兵法讲究乘势,这是进攻的好时机。我把事情详细地陈说如下:高帝英明如日月,谋臣智谋深沉。然而他经历危险,受了创伤,才安定下来。现在陛下比不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却想用长远的计策取胜,坐定天下,这是我不理解的一点。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谈论安定的计策,动不动就引圣人的话。大家心里怀疑,难以堵塞。现在今年不打仗,明年不征伐,让孙策坐大,就会吞并江东。这是我不理解的一点。曹操智谋超群,他用兵好像孙吴。然而他在南阳被困,在乌巢被消灭,在祁连危险,在黎阳被逼,几乎在北山失败,差点死在潼关。然后才暂时平定。何况我才能弱,却想不危险就平定。这是我不理解的一点。曹操五次攻打昌霸都没成功,四次越过巢湖都没成功。任用李服,李服却图谋他。委任夏侯,夏侯却失败。先帝经常称赞曹操有才能,还会有这些失误。何况我才能低下,怎么能必胜呢?这是我不理解的一点。
“自从我到汉中,中间一年了。然而失去了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合、邓铜等,还有曲长屯将七十多人,都是勇猛无前的。还有撝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多人。这些都是几十年内纠合四方的精锐,不是一个州能有的。要是再经过几年,就会损失三分之二。那怎么对付敌人呢?这是我不理解的一点。现在百姓穷,兵疲惫,事情却不能停止。事情不能停止,那么停留和行动,耗费的费用是一样的。却不早点谋划,想用一个州的地方与贼寇持久,这是我不理解的一点。事情难以平定。以前先帝在楚地失败,当时曹操拍手说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伐,夏侯被斩首。这是曹操失策,汉事将成。然后吴又违背盟誓,关羽毁败,秭归受挫,曹丕称帝。事情都是这样,难以预料。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重点就在这两句话。至于成败利钝,不是我能明白的。”
这道表文,蜀人称为“后出师表”。后主听从诸葛亮的话,马上批准。诸葛亮又带兵数万,从散关出发,去围攻陈仓。魏大将军曹真派将军郝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