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闻所成地之广闻——《广闻诸宗派,博采众法长》
告别雪山高僧后,我踏上了新的旅程。随着时光流转,季节更替,我来到了一座繁华的佛教文化名城——华氏城。这座城市中,佛教各宗派蓬勃发展,寺院林立,佛塔高耸,街道上时常能看到身着僧衣的修行者与前来朝拜的信众。
初到华氏城,我便被这里浓厚的佛教氛围所感染。城中有一座宏伟的佛教经院——宝慧经院,这里汇聚了来自各地的高僧大德,收藏着丰富的佛教典籍,涵盖了众多不同宗派的着作。我决定在此停留,深入探索其他佛教宗派的奥秘,以进一步拓宽自己的修行视野。
在宝慧经院的藏经阁中,我犹如置身于一座知识的宝库。一排排书架上摆满了密密麻麻的经卷,从古老的上座部经典到新兴的宗派论着,应有尽有。我首先将目光投向了中观派的着作。中观派强调“空性”的思想,其论着中对世间万物皆无自性的深刻剖析,让我大开眼界。我沉浸在龙树菩萨的《中论》之中,那些充满智慧的偈颂,如“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初读时似懂非懂,只觉得玄奥无比。
为了更好地理解中观派的思想,我积极寻找经院中研究中观派的学者和僧人进行交流。在经院的花园里,我结识了一位名叫空性法师的高僧。他面容清瘦,眼神深邃,对中观派的教义有着独到的见解。我向他请教关于中观派“空性”与世俗谛、胜义谛之间关系的疑惑。空性法师微笑着坐在石凳上,开始耐心地为我讲解:“世俗谛是我们世间人所认知的表象,而胜义谛则是超越表象的空性实相。二者并非对立,而是相互依存,就如同水中月与天上月,水中月是世俗谛的显现,天上月才是胜义谛的本质,我们通过对世俗谛的洞察与思考,才能逐渐体悟胜义谛的空性。”他的讲解让我心中的疑团渐渐消散,我仿佛看到了一条通往更深层次佛法智慧的道路。
在与空性法师的交流过程中,我内心充满了对新知识的渴望与兴奋。然而,这种思想的碰撞并非一帆风顺。当我试图将中观派的一些观点与我之前所学的《瑜伽师地论》相融合时,却遇到了不少困惑。例如,在修行方法上,《瑜伽师地论》注重通过禅定与对境的观照来逐步提升修行境界,而中观派则更侧重于通过对空性的思辨来破除执着。这两种不同的修行路径在我心中引发了一场激烈的冲突。
我常常在自己的禅房内陷入沉思,内心不断地挣扎。一方面,我深知《瑜伽师地论》是我修行的根基,它给予了我系统的修行框架与方法;另一方面,中观派的空性思想又似一把钥匙,能够打开我对佛法理解的另一扇大门。在这种矛盾的情绪中,我开始反思自己的修行目的与对佛法的追求。我意识到,佛法的各个宗派虽各有侧重,但最终的目的都是引导众生解脱烦恼,证悟涅盘。这种内心的观照让我逐渐放下了对宗派差异的执着,尝试以更加包容和开放的心态去汲取各宗派的精华。
随着在宝慧经院学习的深入,我听闻城中即将举办一场佛教宗派交流大会。这是一场汇聚了各宗派高僧大德、学者居士的盛会,大家将在会上分享各自宗派的教义、修行方法与心得体会。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报名参加了此次大会。
交流大会当天,会场内人山人海,气氛热烈而庄重。来自不同宗派的代表们依次上台发言。有上座部的长老讲述原始佛教的戒律与修行次第;有唯识宗的学者阐释万法唯识的精妙理论;有净土宗的法师宣扬念佛往生的殊胜法门。我坐在台下,全神贯注地聆听着每一位发言人的演讲,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着他们的精彩观点。
在大会的互动环节,我鼓起勇气站起来向一位唯识宗的大德请教关于“识”与“境”的关系问题。唯识宗认为,世间万物皆由心识所变现,那么如何确定心识的根源与边界呢?这位大德目光慈祥地看着我,回答道:“心识的根源乃是阿赖耶识,它含藏着一切善恶种子,遇缘则起现行,变现出世间万象。而心识的边界,实则难以界定,因为它与众生的业力、因缘相互交织,无穷无尽。我们修行的目的,便是通过转识成智,将染污的八识转化为清净的四智,从而超越心识的束缚。”他的回答让我对唯识宗的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引发了我对“识”与“心”在《瑜伽师地论》中的进一步思考。
在交流大会期间,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高僧学者。其中,有一位名叫慧观的年轻学者,他对佛教各宗派都有着广泛的涉猎,并且善于将不同宗派的思想融会贯通。我们在大会的休息时间常常聚在一起,分享彼此的修行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