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有谁教了萧凌风才是。
萧先生看了一眼明漪,又对萧凌风道:“爹爹答应的是风儿,不能扯到旁人身上去。”
萧凌风转了转眼珠,试探道:“那只需要爹爹做的事就可以吧。”
萧先生点点头,认可了这种说法。
“我想爹爹去跟师叔说漪姐姐想来书院。”
“好吧。”萧先生略显无奈,但终于是答应了。
萧凌风欢天喜地地拍着手庆祝,萧先生问道:“上次是谁陪你一起喂鱼的?”
萧凌风沉浸在喜悦中,咧着嘴道:“是二哥哥。”
明漪感到意外之余,心中有无限的欣喜。
林旸怎么就能想到这样的主意呢?
“爹爹,我想找舅舅要聪明的大鱼。”萧凌风讨到了甜头,还在继续撒娇。
“不需要这么麻烦,爹爹给你找个师傅,把府里的鱼教聪明就好了。”萧先生一本正经地跟孩子鬼扯。
明漪不禁为林旸捏了一把汗,身为萧先生的学生,胆大包天诓了萧先生的儿子,还被萧先生识破了,明日必要挨一顿训斥。
萧先生又对明漪道:“在书院读书是很辛苦的,书院的规矩也多,你一个小姑娘,不方便和师兄们说什么话,也没什么闲工夫跟谁玩闹……”
这个“师兄们”和“谁”应该都暗示的是林旸。
“我只跟院长说你爹爹有意送你过来,但院长怎么想,你到底要不要来书院,你自己考虑清楚,我不再对此事多言。”
萧凌风天真的笑容和萧先生冷峻的面容形成鲜明对比。以往,明漪是没什么机会跟萧先生说话的,便是见到了,萧先生也常摆出一副亲切和善的样子来。明中丞还曾私下大肆夸赞萧先生,说萧家家风好,和拜高踩低的势利眼人家不一样,起码从没因为家世高过明家不少而对明家有什么怠慢之处,外面传言的萧先生不好相处八成是嫉妒人家。
眼前的萧先生让明漪心生畏惧,明漪做贼心虚似的垂下头道:“我明白了,谢谢姑父。”
萧凌风对萧先生的冷淡态度毫无察觉,积极地缠着萧先生问哪里有厉害的会教鱼的师傅。
萧先生并不指明,暗示道:“就在风儿身边,仔细找找。”
接下来的事情就变得顺利很多了,明中丞在几日后领着明漪去了一趟书院,景院长倒是没怎么考问,絮絮叨叨说了许多一定要遵守的规矩:不能迟到、不能单独和师兄说话、不能无所事事在书院闲逛、月考要是经常倒数就得走人……
看来明澈就是经常考倒数被劝说赶紧走人的学生了。
许是说到月考,气氛变得低沉了太多,景院长将语气舒缓了不少,让明漪也不要有太大压力,书院里的姑娘都是自愿来的,比较勤奋刻苦,好好跟着师姐一块儿学就好了。
末了景院长还特意跟明中丞开玩笑,说明漪真是长得很像明先生,乍一看还以为是明先生变年轻了,肯定跟明先生一样聪明。
明中丞听了喜不自胜,明漪则感受不到半点喜悦。
根本就完全不一样。
明漪是明家一个普通的姑娘,同辈的姑娘还有好几个,明漪既不是最漂亮的,也不是最受宠爱的。
明中丞对明漪很满意是因为乖巧,是因为不用多费心,是因为旁的孩子需要明中丞付出更多的心思。
明先生却是明漪叔公的独生爱女,被百般呵护长大的。不管当初明先生聪不聪明,都会被送到当世最好的先生那儿读书。
明漪却是因为兄长的不争气加上自己的恳求和林旸的小伎俩,才勉勉强强进了书院的门。
明中丞怎么会错误地觉得天差地别的两个人会是相似的呢?
带着明中丞希望能有人约束明澈的期待,明漪成为了书院的学生。
书院的姑娘不多,没有一位与明漪相熟,不过明漪一走进来就受到了王将军的千金王涵的欢迎。王家是与萧家齐名的高门,王涵亦是萧凌风的表姐。当初书院就是王氏先辈创立的,后来书院开始收女学生,王家也很配合地率先把自家姑娘送过来了。这么一看,王涵把书院当自己家似的,十分有主人气场地照顾明漪也很正常。
明漪静静听王涵讲书院的事,除了景院长强调过的诸多规矩,王涵自己又添油加醋地说了许多先生们的事,比如明先生看着温柔和气,每次月考她出的题最难。王涵正怨气颇多地说着明先生的事,见身边的姑娘都作窃笑状,王涵才意识到自己是在跟明家姑娘说话,难保待会儿传到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