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适用。
而越是进入微观领域,这种现象出现的概率便越大。
比如最经典的双缝干涉实验,在《废土ol》的游戏世界中对仪器精度的要求就会比现实中更高,而这也意味着这里的微观世界“不确定性”更小。
反推过来便是,《废土ol》世界的普朗克常数是小于现实中的普朗克常数的,哪怕偏移的量小到几乎算不出来,或者说在数学的意义上无穷小。
但即便是无穷小,不一样就是不一样。
这其实是一件细思极恐的事情。
更小的普朗克常数意味着量子的尺寸更小,量子效应发生的概率更小,宇宙更加稳定,测不准的东西更少。
举一个通俗易懂的例子。
如果将生成世界万物的上帝比作成一台计算机,或者一张算力有限但很大的显卡,那么现在有ab两个上帝,分别调用自身的算力,生成了ab两个不同的世界。
其中a只能生成城市和市民的模型,而对于市民身上的毛孔、则进行了模糊处理,只有当镜头拉近到市民脸上的时候才会即时生成毛孔,在观测行为发生之前则是不存在属于毛孔的像素点。
甚至于在镜头观测不到的地方,a世界生成的“小人”偶尔还会穿过墙壁……也就是俗称的“穿模”。
而b显卡不同,不但能同时生成一座城市和市民身上的毛孔,甚至还能细节到显微镜下才能看见的纹理……无论观测者是否把眼睛凑得那么近,属于那些像素点的纹理都是存在的,或者说它的存在不依赖于观测的行为。
在b显卡生成的世界中,人是不可能穿墙的,至少行走在城市中的“小人”是穿不了模的,无论是在玩家看得见还是看不见的地方。
而想要在b显卡生成的世界中发现“穿模”的bug,得在显微镜都看不见的微观尺度上。
比如纳米。
当芯片小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电子等微观粒子就会出现穿越位势壁垒的现象,也就是发生所谓的“量子隧穿”效应。
做个不恰当但足够形象的比喻,如果说b显卡生成的世界叫“地球ol”,那么a显卡生成的世界就是“夜之城”。
而且,是无数个平行宇宙中,不受“地球ol”玩家连续干涉以及观测影响的夜之城。
尤其是“不受连续的干涉和影响”这条极为关键,毕竟任何干涉行为都能以“帧率”为单位迭代裂变出 n个不同的平行世界,而事实上不同玩家的存档也确实是不同的。
与此同时,对于无法做热力学实验的游戏世界来说,“帧率”就是计算普朗克常数的重要参数之一。
并且基于帧率算出的普朗克常数,一定是小于1、并大于现实中普朗克常数的!
而且是远大于!
“废土ol”不存在帧率这个概念,无论是画面还是物理引擎的精细度都远高于传统的3a大作。
在这里别说是热力学实验,连核试验都能做,直接套用现实中的方法就能算出普朗克常数,而狂风也确实这么算了。
一开始他其实是抱着玩玩的心态做的实验。
毕竟他心里也清楚,这种行为是捏着鼻子骗眼睛,游戏服务器在观测到他的行为之后要么不搭理他,要么也可以直接调取百科数据给他一个他想要的结果。
然而实验的结果却出乎了他的意料,例如他第一次接触到量子力学时一样——
上帝消失了。
或者说藏了起来。
理论上“废土ol”的普朗克常数应该是大于“地球ol”的,就像 gta5的洛圣都,赛博朋克的夜之城,少女卷轴的天际省……
然而计算的结果却正好相反——
前者的数值无限接近后者,并且小于后者!
不管他计算多少次,甚至重复多少次的实验都是同样的结果。
这意味着“上帝b”住进了“上帝a”的房子里,算力低的显卡上奔跑着一块算力更高的显卡……并且后者能运行前者跑不了的程序?
他活了也有三十多年,还是头一回见到这么离谱的事情!
要么是阿光针对他!
或者阿光背后的外星人,也就是主流媒体猜测的地外文明盯上了他,并通过特别设计的算法故意诱导他算出这样的结果……
有那么一段时间,他一度因为自己的发现而陷入迷茫和自我怀疑,甚至还为此向工作单位请了个长假,背着行囊出门旅游,调整了很久的心态,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