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吃饭的货币,而是游戏道具。
至于值不值?
一把+999的屠龙宝刀换一套房值不值?几十万美元的元宇宙房地产值不值?
上纲上线的谈,虚拟的东西哪个不是废纸?
至少银币在废土ol真的能买到可以自由建设土地,而不是忽悠人的纸片模型。
觉得贵说明是个理智的人。
而觉得不可能,那只能说明见的太少。
新联盟能从一片荒野发展成如今的规模,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版本玩家的努力,现在《废土ol》成功运营到了beta阶段,楚光当然会给那些帮助过他的人分点好处。
而这也是他们辛苦肝进度应得的回报。
不过这事儿方长只猜对了一半。
楚光开发这个平台的初衷确实没想过赚异世界的废纸,但并不仅仅只是为了给封测玩家们分红和规范场外交易,还有另外两个更深层次的目的。
一个是给《废土ol》画的饼赋值,一个是重新分配游戏内的财富。
前者会让玩家们更有动力地做任务,更积极参与到他规划的兵团系统和行商系统。
而后者,将让游戏内的经济循环更加合理。
一碗成本不到2银币的拉面,在税收和土地租金极低的情况下能卖到6银币一碗。
那啥都没这么高的利润!
能卖这么贵,全都是高收入玩家们惯出来的。
随着等级增长,高等级玩家们身上的银币太多了,光靠买装备根本消耗不完。日收入刚过10银币的一般原住民,很难消费起玩家们“自己定价”的产品,毕竟他们的收入再怎么增长,也永远不可能跑赢“不死”的玩家。
玩家们自己形成了一条封闭的经济循环,他们在事实上就是新联盟的士族或者说骑士,如果没有行政手段的干预,向本国npc市场输出通胀的风险会一直累计。
如何释放风险?
建立官方银币交易渠道、为银币赋值,只是楚光打出去的第一张牌。
滚动在闭环中的流动性会释放一部分到游戏之外,而另一部分流动性则被渴望在新版本中变强的玩家们买走,投入在装备、跑商或者其他地方,进入良性的循环。
而那些抱着开玩笑的态度、嚷嚷着“太贵了再来两碗”的玩家们,也会更认真地考虑货币的份量,自己用银币买到的东西到底是否值得,以及自己对产品的定价是否合理。
如果一个国家的公民对本国的货币毫无敬畏之心,士族们掌握了难以想象的财富却不将其用在该用的地方,产生的风险远远不只是通胀。
新联盟已经拥有一千多名玩家,未来会有更多人获得封测资格。
这些问题解决的越早越好。
“……一直不分红的牛马砖厂终于分红了,81号钢铁厂也分红了,沉淀在账面上的银币一部分流向了游戏外,一部分到了其他玩家手里,但绝大多数都进了新联盟的国库。通胀和财政赤字的问题一起解决了。”
“新入场的玩家也能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除了花时间肝装备,等银币价格跌下来还能氪金走捷径,而高段位的玩家解决了生活问题,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游戏。”
“云玩家们虽然仍然没有封测资格,但也得到了间接参与游戏的机会。”
“这次应该算是……算了,不算了。”楚光掰着指头算了一会儿,最终还是放弃了。
赢了多少次已经算不过来了。
总之就算共赢吧。
“可是主人……那些明明进不了游戏的人为什么会买游戏币呀?”小柒感到了困惑。
这种困惑和它面对那些“明明很弱却非要凑过来用触角试探它”的蜗牛们一样。
滋溜了一口冷饮,坐在沙发上的楚光随口回了句。
“各有各的理由,有人花钱买教训,有人花钱买梦想。我们要做的不是控制玩家们跑步先迈哪条腿,擦屁股用哪只手,而保证绝大多数运动员跑在跑道上,并将违规的参赛者从赛道中清理掉。”
能拿到游戏资格的都是成年人,成年人就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他是管理者,不是保姆。
有个小玩家花二十万扫了两万枚银币,其中面额最大的一笔成交单是用4万块买了800银币。
如果她全拿去买拉面肯定是血亏。
但如果是买营养膏,运到南方的种植园,或者换成武器运到红河镇呢?
两万银币远远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