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汽车,会开车的,不一定全制造汽车一样。
仰亚,从很小的时候就跟着自己的爷爷一起就会吹芦笙。可是,直到后来他到了公社宣传队,他才通过宣传队里的领导和老队员,接触到会制作芦笙的人,也就是县城老街里的那个会制作芦笙的老人。
可是那时,仰亚他们过去维修或者制作芦笙,都是适合于宣传队里吹的芦笙,最多也就是十八管芦笙。至于二十四管芦笙、三十六管芦笙,他会不会制作,仰亚也不知道。
这天,仰亚约着村里另一个芦笙手,两人一起,带着那把二十四管芦笙
,一起来到了县城。
那条老街又‘老’了许多了。
县城,一天天都在变化,新的开发区,新的规划区,一栋栋高楼一天天在‘长’,县城的面积也一天天在扩大。可是,这条老街却真的没什么变化,要说是有变化,那也只是让人感觉更古老,更加陈旧,更有历史。
也许这也是相对于一天天在变新变好的新城区来说吧。或许老街本身并没有什么变化,或者说是一直没变,也许正因为他一点没变,比起飞速变化的新城区来说,就只能显得它越来越‘苍老’,越来越陈旧。
仰亚两人沿着老石板街走着,看着两边熟悉而又不熟悉街道。低矮的房檐,漆黑的门面,腐朽的木柱,破烂的招牌。
老街,是真的‘老’了。
这条街,在整个县城,算是仰亚来得最多的了。可是,今天,他怎么感觉到有点不对劲了呢。
那个门面找不到了。
“仰亚,你不是说,这条街,你以前经常来过吗?怎么这走过去又走回来,你都没有找到啊?”
“是呀,应该是这里呀。怎么好像没有看到那老人了啊!”
“你认真看看,你不会连那老人都忘记了吧。”
“不会吧,都见过好多次了,怎么会忘记啊。”
两人说着,又在一个转角处停了下来。
“应该是这里啊,怎么这都变了?”
“这里,刚刚我俩不是已经来过了吗?”
“是啊,应该就是这里,那我先过去问问。”说着,仰亚直接走了过去。一个矮小的门面里,坐着一个矮小的老奶奶。
“奶奶,我记是这里,原来有一个修芦笙的人住在这里,怎么——”
“啊?你说什么?你要买些什么?”
“啊,我不买东西,我想向你打听个人?”
“什么?打人?!”
看来,这是一个耳朵不太好的老人。仰亚也不好再问了。
旁边有听到仰亚大声说话的,走过来一个中年妇女。
“你们要买什么,这老人她耳朵不太好,有什么事,你跟我说。”
“啊,大姐,这里,原来不是住着一修芦笙的老人吗?现在怎么——”
“什么?修什么芦笙?”
“就是吹的那个芦笙。”说着,仰亚用手在自己嘴边比划了几下。对方还是摇了摇头,不知道仰亚说的是什么。
交流一阵,旁边其他的人也凑过来看热闹
。
这种冷清的小街,大多的人都空着无聊着,一听到小街上有人大声说话,凑过来的人就越来越多。打听些街边发生的事情,再添油加醋地转述给没有到场的人,这就是小街上最有兴趣的事情。
这时,围过来的人中,一个老年人挤了过来:
“你是要打听原来住在这里的做芦笙的那个人吗?”
“嗯,是是是,老伯,他不在这里做了吗?”
“哎哟,那都好几年前的事情了,他现在早就不在这里住了。”
“那他搬到哪里去了,你知道吗?”
“他这,已经走得有四五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