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女儿,吃我主家的抛梁馒头,观音就送女儿!”厨娘叉腰,大着嗓门儿喊回去,“不想要女儿别抢我家馒头吃!”
那可是白面馒头!男人们脸皮着实肥厚,忍着膈应也要继续抢馒头。
上梁过后没几天盖瓦封顶,新房子彻底建成,又热闹了一番,姚善也借机和附近村民说了收棉花以及招纺织女工的事。
现在正是棉花收获的时候,不只江南,西北、中原、北直隶和山东等地也都处处植棉。问过附近村民,得知往年大商来收棉花基本在二十五到三十文一斤,近几年棉价升高,去年棉价已经升到了三十一文一斤。姚善便开价一斤三十三文,若是处理好的棉絮则六十八文一斤。
织布女工在家单干,织布一日最多可得二十多文,纺纱一日可得十几文左右。而姚善给出的用工待遇则是织布女工一日三十文,纺纱女工一日二十文,包中午一餐饭,做六休一,不限新手熟手。
此时苏州织造局织工,每年才得食粮不到五石,折成平价银也不到五两。
姚善给的价格高了不少,待遇十分优渥,村民们奔走相告,对此十分积极。
这期间女木工们已经做好六个织布机和五个纺纱机。
姚善让她们停手,先来做织布坊门窗和女工们坐的高凳。她考虑到做工需要宽敞明亮环境,所以织布坊设计的都是大窗户。
她把图纸交给黄五娘:“窗户不要窗棂,左右开窗,封窗用素纱,素纱我会让人送过来。”
女木工们齐声答是。
“你们这几个月的月银暂定二两,过几日我会让人送过来。”
女木工们一听有月银拿,瞬间惊喜不已,齐刷刷地躬身大声道:“谢奶奶!”
处理完这些事,姚善带着贤娘、慧娘和姚缨姚楣回县衙过中秋。
路上闲着无事,她给贤娘讲《女医杂言》中的医案。自从贤娘等人立志,习武更加努力,课业也愈发用心。
贤娘原本就囫囵吞枣地自学过一遍《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自她指导,这个月又学完了《难经》。
大夫里有句话“宁治一男子,莫治一妇人”,因世间女医稀少,女人又受礼法所困,就医困难,加之女科病症更为复杂,所以有此俗语。贤娘住在在庄子上这些日子,见到附近村子女人如果有病,不是硬捱,就是请师婆弄碗符水喝,又或者找药婆买几个药丸子吃。
师婆且不提,就说她见过的一个药婆,别说读过《内经》,连字都认不全。这样的人给女人看病,怎么能让人放心?
因此贤娘便暗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