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金凤国众多世家,不管是对内对外的声望还是家族的底蕴传承,丞相府温氏一族有着绝对的超然的地位,说是金凤国除墨氏皇族以外,最为尊贵的家族都不为过。
放眼整个浩瀚大陆,与相府同一时期崭露头角,并且日渐荣华尊贵的大家,迄今为止亦不过一手之数。而那些后面兴盛起来的世家,饶是再如何的富有,再如何的权势倾天,追根结底也是无法跟这样的老牌簪缨世族放在同一个层面相互比较的。
这并非是比得,比不得的原因,而是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的东西,如何能够放在一起比较。
丞相府温氏一族的存在,对于金凤国历代君王来说都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因此,自新月皇朝覆灭,金凤国建国,相府又历经了七百余年的风风雨雨,庙堂浮沉,帝王更替,然,相府却依然荣华如初,地位只高不低。
纵观金凤国历代帝王,其中不乏惊才绝艳,贤明坚毅,深谋远虑之辈,亦不乏才智平庸,残忍嗜杀,疑心过重之辈,然而,细数他们的功绩,倒也都是可圈可点,即便没有开疆扩土的壮志雄心,却也都是难得的守成之君。
历代帝王之中,或许很多位都没有在史书上给后人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位期间政绩也平平无奇,但至少他们都还算圣明,没有偏听偏信,亲了奸臣远了贤臣,没做了那令人不耻的昏君。
虽说历代帝王里面,也难免都有犯错,因皇权,因猜忌,因疑心,又或是因小人挑拨,这般种种原因犯下过不可原谅的错,但好在他们都能在自己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悔悟过后,然后倾尽所有去挽回,去改变。
在这七百余年时间里,历代君王更替,温氏一族历代当家人也都是聪慧而敏锐的,该强时强,该弱时弱,该出手时出手,该隐退之时也毫不眷恋,是以温氏一族得以历代享受历代荣华。
纵然在那些流逝的岁月里,亦有帝王容不下温氏一族,处心积虑有意借着旁人之手彻底让温氏一族就此覆灭,然而却也庆幸他们最后都保持住了那一丝的理智,守住了自己的本心,没有伤透温氏一族人的心,也没让历代忠心守护墨氏皇族皇权的温氏一族族人寒心。
故,温氏一族历代所出之丞相,无一不是忠实的保皇党,以自身及家人,甚至是整个温氏一族护卫着墨氏江山,终让得温氏一族的地位在金凤国越来越牢固,其历史也越来越悠久。
尤其是近三代的金凤国帝王,绝对是百分之百的重用相府,一而再的对相府放权,再放权。面对帝王的信任,相府给出的回报就是誓死守护墨氏一族的皇权与江山,无论众位皇子之间的争夺再如何的激烈,相府都只忠于皇帝,不会接受任何一方的拉拢。
从那时起,曾经低迷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温氏一族再度高调的出现在世人的眼中,历经温老爹祖父那一代,相府的荣耀达到最高点,虽不至于超越前面的先祖,却也是当时四国之最了。
而后到温老爹父亲,宓妃祖父那一代的时候,外戚日益强大,墨氏皇权受到严重威胁,烨帝虽有心想要打破,甚至是杜绝那样的格局,却也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将一个内忧外患的烂摊子丢给了宣帝。
事实上,在宓妃曾祖父后期的时候,金凤国的格局就非常的微妙了,外戚渐渐展露出勃勃野心,而那些皇子龙孙却正忙着争权夺位,丝毫没有意识到重大危机的到来。
等到发现的时候,一切早已无法挽回。
烨帝与宣帝父子俩,纵然有心铲除掉国中强大又不受控制的外戚,收效却是甚微,亦可说完全不见成效。
直到烨帝驾崩之前,强撑着最后一口气,狠狠的压了一把,替宣帝换来三五年的平静之外,外戚的势力并没有受到多大的损伤,反而也算是为外戚势力提供了蓄精养锐的充足时间,让得他们越来茁壮的成长了起来,终究成为了盘踞在金凤国中的居大毒瘤。
牵之一发,而动全身。
让得宣帝那一国之君,隐忍着,憋屈着,每天疲于守住祖宗留下的江山都要心力憔悴,自登基之日便在收集可以推翻外戚的证据,至今十余年过去,却仍是没有把握能一举推翻,不得不一忍再忍,一退再退,如猎食的豹子静静的蛰伏着,唯一的目就是一举将猎物给咬死。
相府在宓妃祖父那一代表现平平,并不出挑,而相府的荣华,也并非全都是历代帝王赐予的,更多的是悠久的家族传承,以及世人不可窥之其一二的家族底蕴,是以,历代温氏一族的当家人,其实都是非常有风骨,有原则之人,即便相府忠于历代帝王,若是想要得到相府中人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