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市斤,那可是亩产量飙升到1600市斤了。
这样一比较就可以看出,此刻的中国粮食产量非常的富足。
当然,造成这种结果并不是偶然,主要还是因为人口减少了两亿多,耕地面积却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在加上化肥的大规模使用,综合起来导致粮食产量暴增。
短短三年时间,农民几乎都有钱了,不用再为食物发愁,每家每户都有大量的余粮出售换钱。
原本如此庞大的粮食产量会引发粮食价格严重下跌的。但李卫国及时采取了措施,并没有让粮食价格下跌,而是稳定在一个区间小规模浮动。
这是因为。中国是农业大国,一旦粮食价格下跌。将影响两亿农民的收入和心情。
作为皇帝,李卫国优先考虑的便是维稳,农民太多了,就必须要确保粮食价格稳定,否则社会问题就会激化,不利于帝国统治。
然而,维持庞大的粮食价格稳定需要大量的财政支持。
李卫国自己虽然有钱,但帝国政府百废待兴。各项支出早就赤字了,所以不能一味的往里头砸钱,需要想办法。
好在李卫国脑子灵活,粮食大丰收了,多余的粮食可以出口,毕竟全世界依然面对严峻的食物短缺问题,还有很多地方缺粮。
只不过,出口国外并不顺畅,这是因为英国、西班牙、荷兰、葡萄牙等国封锁了最重要的南海航道。一开始中国商人还可以借助太平洋从美洲转运欧洲,但很快英国就在大西洋上再次封堵。断了中国出口欧洲的所有通道。
英国是要扼杀中国的出口贸易,报复中国禁烟给英国造成的巨额损失。
不过李卫国不惧,粮食无法出口。完全可以用来酿酒、饲养鸡鸭羊牛。
同时,李卫国也鼓励民营企业往食品深加工方向努力,将粮食、鸡鸭羊牛等肉类加工成各种食品成品进行销售,增加竞争力,又可以长期储存起来,等到中国海军打败英国海军,解除海外封锁后再出口国外创汇。
民以食为天,尤其在中国,最是喜好吃食。这样一来。农业和食品加工工业相辅相成,一起进步和扩大。反倒令中国民营轻工业蓬勃发展起来了,一举多得。
中国人的好吃。也导致病从口入,也是全世界最容易生病的种群。
在这个年代,疾病每年夺走全世界五千万人口,而中国人口最多,比例也就最大,几乎是五分之一的程度,高居榜首。
李卫国对医疗卫生方面高度重视,不仅仅是现在,从李卫国在崇明建立第一支军队开始,他就非常重视这方面了。表现在当年李卫国的军队当中,疾病死亡率是最低的,除了个别隐疾无法治疗死亡之外,再无一例病死。这在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军队当中,是绝无仅有的特例。
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主要还归功于李卫国对医疗和卫生方面的重视,他的军队当中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定期进行人体消毒,还记得当年让全体士兵泡药澡,防止身体滋生病菌和病虫,不允许士兵喝生水吃不干净的食物,不允许随地大小便,这些措施都是极好的,最大程度的从根本上断绝了疾病来源,再加上药物医疗跟上,使得李卫国的军队一直健健康康的。
随着李卫国的军队不断扩张,到了南洋军时代,军队当中已经有了完善的医疗体系,太平天国投降的数万女军士兵,一部分转入现在的皇宫羽林军,大部分都专职成通信兵和医疗兵了。
南洋军时代形成的女子医疗部队,如今新中国成立,女子医疗部队转为中国神策军当中的各级军队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保障了中国神策军的战斗力。
随着中国膳部司(卫生部)的建立,李卫国制定了一系列医疗卫生方面的法律,而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施行。
在帝国首都设立全国最高的医疗机构——帝国医院,由原来的专供皇帝、妃嫔使用的太医院太医们,以及从全世界各地招募的各国著名医生为骨干,从军队女子医疗抽调医护人员协助,组成帝国医院最强大的医疗团队阵容,总揽全国各种疑难杂症。
于各州省会设立二级医院,从帝国医院指派专员专科医生坐镇,统揽一省的疑难杂症。于个府县设立三级医院,主管国民日常的常见疾病治疗。于农村设立驻派医生代表,每三年一轮换。
除了在各地设立医院,派驻医生之外,当年军队的防病理念得到延伸,不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对于公共卫生进行严格管控,生活污水集中管理,禁止向河流和自来水取水区倾倒,推行疾病预防和管控措施,向国民宣传科学的个人卫生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