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新八零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伪钞帝国 > 第617章 核电站开工

第617章 核电站开工 (第2/3页)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命运冠位指定:冠位虚构史学家 四合院:重生获得超级金手指 木叶:宇智波极端?献上忠诚!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 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 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 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 直男穿进ABO靠装A升级美貌 在叶罗丽当美强惨的日子 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 明末之我若为王 坎特洛特高中的倒霉侦探 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 学名张好古 关于鼬不仅是弟控还是兄控这件事 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 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

,每年的燃料费用只需要800万人民币就够了,而将来随着开采铀矿成本的下降,铀浓缩成本的下降,成本会越来越低。

从长远计算,核电站还是相当划算的。

当然,一切的前提是,李卫国得扛得住来自内阁和国会的唠叨,因为两亿人民币的预算拨款,对于中华帝国而言,也是一笔巨款。

在骊山修建核电站的旨意下达后,内阁总理大臣张佩纶急忙从大京都武汉坐飞机赶到西京长安,亲自向李卫国游说。

当然,游说只有俩字,没钱。

“陛下,帝国科学院今年已经投入十亿人民币作为科研经费了,占帝国财政预算总额高达50%了,再加上今年的军费预算,总额已经占财政总预算的90%了,这再增加两亿人民币预算,今年的经济发展就会停滞了!”

张佩纶的话是有道理的,如果财政开支不投入经济中就无法形成循环,经济发展自然受到影响。这对于一个经济落后的小国家而言,影响不是很大,但对于中华帝国而言,作为全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影响就非常大了。

李卫国不会改变他的决定,但他也不是不讲理的。

“经济发展不能停下,那就召开临时国会,重新修订预算,加大经济投入预算。”

张佩纶等得就是这句话,他很清楚自己无法说服李卫国放弃建设核电站项目,也无法说服李卫国削减军费预算,哪怕李卫国已经将大部分权利归还给内阁和国会了,但皇权至上的思维早已经深入包括张佩纶在内的大部分臣子们的心中,这一代很难改变,或许下一代下下几代才会真正行驶权利。

“谢陛下!”

张佩纶高高兴兴的领命离开了,而那些等候在大京都武汉的帝国国会议员们得知这个消息,也是高兴不已,立即召开国会,大幅度追加经济发展预算。

这一次,中华帝国将中期国债数额扩大了一倍,累积售卖二十亿人民币。

国会刚刚通过新法案扩大国债规模,市场上就产生了巨大的反应,来自国内外无数个人和公司,以及民间团体争抢着购买中华帝国的国债。

结果不到三天时间,二十亿人民币的国债销售一空。

面对这个结果,包括李卫国在内的中华帝*政高层们都震惊了。

那可是整整二十亿国债啊!

是全世界最值钱的人民币,购买力相当于后世的两百亿美元。

这种不寻常的信号,反而让李卫国警惕了起来。

要知道,国债这个东西,但凡有点智商的人都清楚,并不能给自己赚多少钱,全靠一腔爱国热情而已。

因此,哪怕中华帝国人民比较富裕有钱,也不可能一下子购买二十亿人民币的国债,他们能够购买五亿人民币国债就不错了。

那么另外十五亿国债是谁买的?

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必然来自境外。

“都是什么人购买了国债?”

面对李卫国的质问,财政大臣急忙将准备好的购买国债名单统计数字上报。

果然,中华帝国国内人民购买国债总额不足四亿五千万人民币,剩下的十五亿五千万人民币国债都被境外买走了。

其中以美利坚、英吉利和日本购买的国债最多,分别是八亿四千万人民币,两亿三千万人民币和两千四百万人民币。

“还有四亿多哪去了?”

“回禀陛下,剩下的国债都以小额形式分散在世界各地了,基本上都是民间团体之间的买卖。”

由于中华帝国的国债允许在市场交易,因此很多中华帝国人民购买了国债后,就会出售给外国人,换取中间的高额差价。

当然,国债本身的价格是不变的,中华帝国政府只会以到期国债的票面价值兑换人民币,比如一万元的人民币中期国债,如果外国人花费两万元人民币的价格购买,到期时他也只能获得一万元人民币的本金,以及几百元的利息罢了。

这就意味着,外国人再购买二手的中华帝国国债时,必然是吃亏的。

可是,即便是吃亏,外国人竟然还愿意购买,甚至大规模的购买,消化了十五亿多人民币国债,这有些不可思议。

不过细想一下,也在情理之中。

很快,负责外交的理藩院大臣唐绍仪就向李卫国做出的解释。

“陛下,根据臣的推断,美利坚政府和英吉利政府之所以大规模购买帝国国债,甚至不惜折本,这当中蕴藏着一个抗衡帝国的意图。”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随机推荐: 综影:从人间烟火开始的拿捏大师 混在东瀛成大亨 大明:燕王世子的非凡历程 谍战:小特务大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