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玉秋不敢多看,撒腿就跑出去了。
陈瑜看着耿玉秋的背影,给苏芸娘递了个眼色,苏芸娘就跟出去了。
落座后,还不等陈瑜问,范氏就先说了:“大嫂可真是给我们耿家生养了个好媳妇儿,家里家外的活计都做的极好,咱们整个耿家庄,就没有谁家媳妇儿能越得过去咱们家巧娘的呢,我们家啊,有福了。”
“过日子勤快些是应该的,不然喝西北风都得挑季节,春夏秋都少有西北风喝呢。”陈瑜笑呵呵的说。
范氏脸上就尴尬的很。
陈瑜话锋一转:“这多年不登门,也不知道亲家母喜欢什么,我带来一些零嘴和几只野味,过年添个菜也是好的。”
“那可敢情好,这几年也是家里日子过的艰难,再者老大为了谋生常年不在家,不然早就该打发他们两口子常回家去走动了,大嫂别见怪才行。”范氏笑呵呵的样子,那叫一个懂都装不懂。
两个人寒暄着,苏芸娘背着柴进院,身后苏巧娘穿着单薄的衣服,也背着一捆柴,额头的发丝都冻硬了,贴在头上,也是走得急,大冷的天鼻子尖都在冒汗,在苏巧娘身后是两个背着柴的姑娘,不用说,大一点儿的是玉兰,小一点儿的是玉梅。
陈瑜想到自己孙女芳菲,玉兰和芳菲差不多大,可是芳菲没这么挨累过,更不用说和玉暖差不多大的玉梅了,四岁的孩子能背多少?范氏也真舍得使唤。
范氏看陈瑜一脸心疼的样儿,叹了口气:“大嫂啊,我这个当婆婆的也没法说啥,咱们家巧娘对孩子也刻薄了些,您可劝劝才是啊。”
陈瑜噗嗤笑了,看着范氏:“亲家母说的没错,我就不这里坐着了,去见见我闺女。”
这一笑,范氏忍不住心就一哆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