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迟不见回报的话,这些姑娘被抓回去议亲成婚的会很多,那才叫前功尽弃。
倒不是这些姑娘们不能议亲成婚,而是前后顺序很重要,再者只要姑娘们赚钱了,不说高配,肯定能在议亲上添点儿份量,毕竟青牛县百姓多,大户人家少,更不用说豪富一方的人更凤毛麟角了,所以寻常百姓都为生计奔波的时候,一个能赚钱,还体面的儿媳妇会少受磋磨的。
当然,那些认定女子就要相夫教子,不准抛头露面的人也不会惦记入了女学的姑娘们的。
这一批学生是特殊的存在,是陈瑜在内心深处想要为女子争取一丢丢话语权的私心之下的宝贝。
她不敢动作太大,怕太过和这个世界的规则背道而驰,反倒成了众矢之的。
如今不存在这个问题,苏家的绣坊本就是女子的天下,苏家也绝不会就一个绣坊。
女医馆、织布作坊、染布作坊,都可以是女子的天下,陈瑜相信在吃苦耐劳和韧性这方面,女子不比男人弱,甚至比很多男人更有韧性。
再者,还有胭脂水粉这一块,陈瑜相信青牛县的女学会成为自己的人才库,而自己会成为庇护这些姑娘们的一棵大树,这种价值认可也是她需要的。
总有特例,但陈瑜要的是大方向目标。
人间悲喜各有不同,陈瑜能做的就是给这些人一条不一样的路,走与不走,看个人选择。
潘玉玲艳羡的看着那些姑娘们,小声对郑月娥说:“二嫂,咱娘好厉害,那些姑娘们真好运气。”
“你才是好运气呢,回头想学什么,让娘亲自教你。”郑月娥笑着拉起潘玉玲的手:“走吧,这些姑娘们一会儿得留饭。”
潘玉玲笑了,二嫂可真是太聪明了,自己就是小小的艳羡一下嘛,还要把自己领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