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过会做成这么多、这么大的买卖,再者她一直以来也是真没侧重苏家的那一种买卖去钻研,坏处是自己并不能具体规划手里买卖的发展和壮大,好处是激发了苏家每一个人的潜能,让苏家成为一块钢板般的集体,而不是自己要护着这个、护着那个的局面。
细想,这两年多下来,自己算是求仁得仁了,苏家的一切都按照自己当初设想的在发展,该知足。
交货要在十月和十一月左右,陈瑜这边丝毫不松懈,郑月娥每三天清点一次库存,按照契书上的数量,把每一个商人定下来的货物都分别标签放好。
女学的姑娘们在这边按照陈瑜要求的分工合作,验收的是陈瑜本人,所以打从第一天开始,每个人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不敢有丝毫错漏,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让陈瑜省心不少。
又是中秋,今年苏家庄的中秋都过的格外消停,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八月十七是苏三郎的大日子,能不能中举对苏家重要,对整个苏家庄也重要。
苏义举在临近乡试的时候就彻夜难眠,八月十五这天更是提着酒菜去了苏渊的坟前,一直到天黑才回来。
相比苏义举,陈瑜就淡定很多,苏三郎中举,自己的目标就会更快视线,如果不中举,那也无伤大雅,左右苏家真正有本事的人可不少,崔良秀的做派多少都让陈瑜有些寒心了。
八月十七放榜的日子,乐成府一处宅子里,崔良秀坐立难安,虽然才寅时中,她已经不知道去门口张望了多少次。
贡院对面的酒楼里,过来赶考的秀才们一个个都伸长了脖子,苏三郎也不例外,他坐在不起眼儿的地方,静静地听着。
是贡院门丁鸣锣报喜到登闻楼前,扬声高喊:“南院放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