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所能做的,也只有尽快解决王氏、吴郡三世家及五斗米道的诸多事宜,为萧照临分担些许朝政。
但思及吴郡,他又很难不想起其中顾氏与陆云程之间的羁绊,继而便又忆起永嘉公主与陆云程的私情。
可他既不能贸然将此告诉萧照临,也不能入后宫寻陆云程叮嘱什么,便只能暗暗祈祷永嘉公主出降之事尚有转机,或是永嘉公主与陆云程能沉着应对如今的局势。
不然
谢不为陡然睁开了眼,再一次望向了窗外——
狂风未歇,阴云未散,恐有灾殃将至。
太安十四年,正月十四。
琅琊王氏等案终成定谳,多以谋乱罪论处。
吴郡三世家及五斗米道诸人,皆判斩刑,至于王蠡等王氏子弟及其相关亲族,或因皇帝对琅琊王氏尚有顾念,故虽定谋逆,却处流刑,配至益州蜀地。
然此案本该在朝中掀起波澜,以增太子与谢不为之威,却因如今朝野上下皆瞩目永嘉公主出降之事,便如同巨石坠入本就不平静的海面般,虽有浪花,却抵不过如今的惊涛骇浪,而未引起任何关注。
甚至于谢不为自己,其实更多也在留意东宫与庾氏的动向。
但就此四日来的势头,似乎永嘉公主出降已成定论。
阖宫上下挂上了鲜红彩绸,而从皇宫至临时赐下的公主宅的官道上也多有装饰。
谢不为从廷尉归来时,途径一道,听到了车外喧嚣,不禁蹇帘观之。
灰沉沉的天幕之下,满是鲜
() 艳彩缯,如此明暗对比,甚是刺目,令谢不为一时竟有些恍惚——
明明不久前,此处还张满了白幡,怎么才不过倏忽时日,就已完全改换了模样。
许是他呆愣太久,以至于粗心如阿北,都察觉到了异常。
阿北先是顺着谢不为的目光往道上望了望,而后很快地收回了眼,再看向了谢不为,须臾,小心翼翼地开口道:
“六郎,要不我们去问问太傅吧,太傅他”
“去东宫。”
谢不为陡然放下了车窗帘,徐徐闭了闭眼,再吩咐驾车的慕清连意,“现在就去。”
坐在车前的慕清连意相顾一眼,彼此眼中皆有复杂神色,但也未有耽搁,随即扬鞭驰向了东宫。
萧照临果不在东宫,而据正殿内侍所言,萧照临此时应在紫光殿中。
谢不为明白,这便是代表,萧照临已再无任何办法,只能寄希望于皇帝能突然改变心意,收回成命。
可谁都知道,如果皇帝当真对萧照临与萧神爱有所爱怜,那么从一开始,就不会应允殷涛的荒唐请求。
谢不为心下莫名一痛,又怔怔地望向了殿外。
檐下铁马大动,天上阴云翻滚,但彼时他竟在想,明日天气究竟会如何,是会下雪吗?还是会如夏日那般,下一场倾盆苦雨。
他不得而知。
也不知过了多久,他忽感脖颈酸痛,原是仰望太久,又不曾稍动,才至身体不适,他便不得不收回了眼,然再看向殿内,又不知何时起,四周宫烛尽燃——
天已经黑了。
但萧照临还是没有回来。
在意识到这点后,他突然有些喘不上来气,心口处也有些隐隐作痛,颤着声问道:“这几日来,殿下都是何时回来的?”
殿内内侍觑了谢不为一眼,当即面有一骇,伏跪在谢不为身侧,急声道:
“谢大人可有哪里不适,怎的面色如此苍白,可要奴去请太医过来?”
谢不为重重喘出了一口气,而后摆首道:“不必了。”
几息之后,气息才终于平稳,然心口隐痛却未减分毫,他便只能抬手捂住了心口,勉力再道,“回答我,殿下都是何时回来的?”
内侍不敢再言其他,只得老老实实回答道:“殿下这几日来,都是夤夜才归,不过一两个时辰,就又会出去。”
谢不为毫不意外,他手指微屈,指腹陷于层层外衫,却感掌下跳动又慢了些许,额上也沁出了一层冷汗。
但他却依旧强忍住了所有不适,哑着声再问:“张叔呢?张叔没有劝说殿下保重玉体吗?”
内侍伏身答道:“张常侍自然一直在劝,可无奈近来朝政冗杂,袁公主之事又迫在眉睫,殿下心焦如焚,便是谁也劝不住。”
谢不为闻言陡然撑身而起,然才行几步,却有步虚之感,身子也有些摇晃,但好在内侍及时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