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话,充其量也不过就是一个普通高手而已,如果放在武侠小说里,也就是龙套又或者是杂鱼之类的存在,仅此而已……
感悟这种概念,或许对于低等级的武者来说,是有些虚无缥缈的存在,因为他们本身自身的实力还不够强大,对于感悟这种层面概念,其实还是很单薄的,而只有对于真正的高手来说,才明白感悟究竟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事实上,不管是武侠小说,还是仙侠小说之中,都或多或少会有所谓的顿悟的概念……
其实,所谓的顿悟,如果用现代人能够理解的方式去表述的话,其实就是一种对于世界的认知提升的过程,一些原本不理解的现象,通过一些特殊的启示之后,变得理解,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顿悟,就像是牛顿从苹果上感受到重力的存在,其实就是这样一种顿悟的过程,顿悟本身是需要积累的,只有积累一定的对于世界的认知。才可能在机缘巧合之后产生顿悟……
对于武者来说,所谓的顿悟,往往就意味着对于武道更加深刻的认识,而任何的道路,只要理解的更加的深刻。往往也就意味着掌握的力量自然而然变得越来越强大……
对于武者来说,能不能成就武道级的强者,往往就是最大的分割点,而想要成就武道强者,那么对于武道的理解和顿悟就往往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了,尤其是对于自己的招法的理解。更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对于自己的武道有了深刻的理解,才可能成就武道意境,才能够真正做到武道意志和自我意志的完美融合……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当一个武者达到自己的瓶颈之后。实际上普通意义上的锻炼对于武者来说就已经没有什么太多的意义,哪怕他每天只是吃饭睡觉,但是功夫却依然会水涨船高……
这其中的道理,其实很简单,也很容易理解,就像是人们学习骑自行车一样,学习骑车的过程之中,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么往往今天学的,第二天就会忘记……
而反之,学车一旦学会了之后。哪怕十几年不碰自行车,只要骑上去,往往短时间里就可以重新掌握这种技能……
而武道之路也是如此,最初学武的时候,在没有真正熟练的时候,如果练习懈怠。那么恐怕一辈子都不会有好功夫,而反之。一旦真正熟练练成了,那么哪怕一段时间不练。身体上却还是会有底子在的,这种底子,往往越是了解武道的人,这种底子也就越是深厚,达到一定的高度之后,哪怕不练武每天就是吃饭睡觉,功夫也会与日俱增……
这样的道理,就像是一个寺庙之中的和尚一样,普通的和尚,每天都必须要打坐念经参禅,稍微有所懈怠,就可能会无法坚定自己的向佛之心,就可能会产生迷惑,可能会违背各种各样的戒律,因为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戒律本身就是需要遵守的东西,他们心中一直谨记着这些戒律,所以一旦疏忽忘记了,就自然可能会犯戒……
而反之,那些寺庙之中的大德高僧,往往是不需要去做什么太多的表面功夫的,对于佛学境界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之后,行止坐卧无一不是参禅,无一不是修行,对于这样的高僧来说,在哪里,用什么样的方式去修行,却也反而不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了,因为戒律早就已经和他们的精神和他们的意志完全的融合了,所以他们永远不会做出违背戒律的事情,也不会因为戒律的存在而感到束缚……
甚至,当佛法更进一步的时候,哪怕是喝酒吃肉,吃喝嫖赌,也一样不会动摇他们内心之中的佛心……
说到底,佛门的戒律本身,并不是不让和尚去做这些事情,而是出于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态度,也就是说,戒律本身,并不是组织和尚去做,而是因为这些戒律本身,每一种都代表着人世之间的诱惑,绝大多数的小和尚内心单纯,就算是一心向佛,也不代表就能够不被这些人世之间的繁华所诱惑,也就是因为如此,所以和尚才会有各种各样的戒律……
事实上,这一点,从天龙八部里的虚竹的经历就可以看得出来了,虚竹这个人,作为天龙八部的主角,人品是绝对过关的,从小就在少林寺长大,向佛之心,向善之心也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即使如此,在经历了酒色的洗礼之后,最后却还是脱离了少林寺,尽管之中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存在,但是也可以看得出,和尚们规定的戒律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其实戒律并不是规定和尚不能做的事情,而是希望通过戒律的方式来组织和尚做一些可能会让他们堕落的事情,仅此而已,遵守戒律的时候,往往更加容易守住自己的向佛之心,而违背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