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比不上真小人的……
但是这种观念本身,其实就是错误的!
原因很简单,小人再真也是小人,但是君子再伪装也是君子!
一个人究竟属于什么样的阵营,究竟是善良还是邪恶,并不是看一个人内心之中究竟是怎么想的,而是看一个人的行为……
邪恶的念头,其实绝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有过。但是只要没有行为。那么绝大多人就都是善良守序的存在。而如果将邪恶的念头付诸现实,那么就自然而然的会向邪恶的阵营偏转了!
行为决定阵营,而并不是阵营决定行为!
这是本质上的区别,正派人士并不一定是善良的人,但是常年行善的人,却必定是善良阵营的一员,无论这个行善的人在行善的过程之中,内心究竟是怎么思考的。究竟是为了图名还是图利,但是行善的行为是不会被掩盖的!
而真小人之所以被认为比伪君子更加容易让人产生好感,本质上的原因,其实就是一种感官上的反转……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一个长相凶恶,所有人都认为不是好人的家伙,如果做一些好人好事,往往就会很容易让人产生好感,但是事实上,这个人究竟是不是好人呢?或许是要打一个问号?
就像是所谓的浪子回头金不换。就是这样的道理,很多人觉得坏人能够改邪归正。是一件比金子还要珍贵的事情,但是却总是会下意识的忽略坏人曾经做过的坏事……
就像是灌篮之中的主角樱木花道同学,无疑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接触了篮球之后,樱木花道一下子从一个不良少年被洗白成为了一个运动健将,事实上,如果没有篮球,像是樱木花道这样的人,又或者是像是樱木军团这样的存在,其实就是属于那种学校之中神憎鬼厌的不良少年团体而已,长大了变成黑社会,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而事实上,樱木花道即使在加入篮球队之后,也一直是打架斗殴不断的,其中虽然没有什么主动挑衅的成分在内,但是却也足以说明,对于他这样的人来说,打架斗殴本身就是家常便饭的事情了……
只是绝大多数的读者,都会下意识的忽略这一点而已……
而反之,但凡是一个平时看起来很完美的人,如果犯了一点点的错误,就可能别人无限的放大,并且因此而产生剧烈的反感……
就像是岳不群,就像是慕容复,其实都是属于这一类人……
其实岳不群和慕容复的黑化,很大程度上来说,其实都是因为剧情的影响而产生的变化,他们本身,在江湖之中的行为,其实绝大多数还是偏向于正义的,北乔峰南慕容,无疑就是一种对于慕容所作所为的肯定,尽管这种称号上的描述,往往不带有太多的善恶,但是却已经隐隐代表着了绝大多人的人看法了……
而同样的,君子剑也足以说明岳不群在小说没有描述到的时间里,究竟做过多少的好人好事……
别的不说,如果没有岳不群的收养,令狐冲这个主角也不可能有能够笑傲江湖的一天……
同样的道理放在田伯光的身上也是一样,很多人最初的时候,对于这个淫贼是没有什么好感的,但是到了剧情的中后期,很多人却又觉得这个淫贼很讲义气,于是对于他的感官也有所修正,甚至完全忽略了这货曾经有对仪琳动手的念头,然而淫贼就是淫贼,不可能因为讲义气喜欢喝酒,就将他划入善良的阵营之中……
而金庸的小说,之所以火热,其实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在他的小说之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善恶,除了主角之外,很多人的善恶都是可以让读者自己去感悟的,甚至就算是主角,也一样会有很多人不喜欢,不认同他的行为模式……
单纯从文学的角度上来说,金庸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一种宗师的境界,也就是因为如此,所以他的文字才会让人产生非常多的感悟……
这也就是文字的力量所在了!
对于王宇来说,金庸大师的武侠小说,可以说是伴随他度过了很多的年头,好几本,甚至都已经快要被他翻烂了……
也就是因为如此,所以对于小说之中的人物行为,王宇也是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
伴随着他对于人情世故的理解,小说之中很多原本被隐藏起来的细节,他也是渐渐的能够有所体悟了……
不过,所有的体悟之中,他真正最大的一种感悟……
其实却是另外一件事情!
那就是——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时候对和错都是相对的,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