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些读者说为什么不用热气球轰炸江北军。很简单,因为热气球目标这么大,会被江北军乱枪打下来的。热气球载重有限,一次只能带几十个手榴弹,靠引信点燃才爆炸,扔下来敌人还会躲避。热气球主要还是靠步枪射击。打朝鲜时候已经说明过。
2有些读者说为什么不封锁海岸?为什么不登陆南方杀江北军。李植确实有五、六十条炮舰,但是这封锁不了中国沿海。一条船封锁五百里?带预警机的航空母舰么?至于登陆,难道主角登陆港口一路杀过去,把沿海所有士绅全部杀光吗?那样对江北军有什么影响?天下所有的士绅都支持江北军,不缺沿海那几个。李植那么做只会逼得崇祯调天下兵马打李植。
——————————
左良玉和吴三桂练出来的士兵还是有相当的纪律的,江北军的士兵们顶着伤亡往前冲。
等江北军的散兵们冲到战壕三百米内,暗堡中的大炮霰弹开火了。
此时虎贲军的大炮不需要再和江北军大炮对射,炮管没有发热,可以肆意地收割江北军步兵的生命。
霰弹弹丸从暗堡的炮口中喷射而出,射向弯腰前进的江北军步兵。
虽然江北军的士兵排的是松散的散兵阵,但是霰弹在三百米上射击的话,散射范围十分宽。所以杀伤力还是相当可观的。起码有上千名的江北军士兵中弹,惨叫着倒在了血泊中。
看到自己的大炮毫无作用,而虎贲军的大炮在肆意轰炸江北军的士兵,史可法脸色铁青。
其实史可法并没想过依靠江北军打垮李植,史可法到现在也只有四万多把福尔摩沙步枪,并没有和李植决战的可能。实际上,史可法甚至完全封锁淮安城都做不到,四万把新式步枪并不能把城墙上的三万人完全孤立起来。
史可法想的只是依靠江北军的威势,将尽可能多的虎贲军吸引在淮安城头。李植得罪的人太多了,只要战事胶着,越来越多的敌人会加入到史可法的阵营中攻击李植,比如朝鲜。
史可法上个月朝朝鲜派出了南京礼部侍郎。现在是南风时候,帆船只能往北走,礼部侍郎还没有回来。但史可法在辽东的线人已经发回消息,朝鲜国王已经号令国内的两班贵族起事,攻打李植。
李植已经是四面楚歌,但李植手上能用的兵马无非就是六万虎贲军。
在史可法眼里,李植已经陷入流贼和江北军围攻的泥潭。只要十几万朝鲜兵马从东北方向给李植致命一击,李植那脆弱的身躯必然轰然倒塌。
这是史可法日思夜想,苦苦企盼的美好局面。
然而此时战场上发生的事情却在告诉史可法,他所想的都是幻想。李植的手段似乎是无穷无尽的,明明兵力不足的时候,他竟然又弄出这样一个利用沟壕防御的系统。
史可法有种被李植戏耍的感觉。
战场上,江北军的士兵丢下了两、三千具尸体后,终于攻到了壕沟的两百米内。
江北军开始和虎贲军对射。
但是浴血冲入射程之内的江北军很快就发现,他们的牺牲是徒劳的。
虎贲军在壕沟里射击,只露出一个脑袋,比城墙上垛口中暴露的身体面积更小。江北军想射杀虎贲军,必须稳稳击中虎贲军士兵的额头。只有击中额头正中才能击杀,若是打中虎贲军钢盔的侧面,子弹都会被坚固的钢盔弹开。
而且虎贲军士兵此时在壕沟里向同一个水平面上的江北军射击,不需要再用废纸堵住枪***速更快。原先要十八、九秒射击一次,如今十五秒就能打一枪。江北军打三发子弹的时间,虎贲军可以打四发。
虎贲军在壕沟中射击,甚至命中率都更高了。从城墙上俯射时候,子弹飞行的路线是往下倾斜的。若是没有命中目标,很快就钻入地下。但从壕沟中平射,子弹始终是平飞,流弹射中后排其他散兵的概率也提高了。
而江北军面对壕沟中的小脑袋,完全没有利用流弹杀人的可能。
如果说原先江北军和虎贲军的交换比还能保持在五比一,六比一的话,现在这个交换比就直接奔十几比一去了。
这还是只算对射时候的交换比。而大炮轰炸造成的伤亡,冲进射程之前的伤亡,这些都没有被算入。
前装线膛枪是无法卧倒装弹的。战场上,毫无遮拦站在泥土上的江北军士兵和躲藏在壕沟后面的虎贲军对射,很快就坚持不住了。
“轰!”“轰!”“轰!”
重新完成装弹的重炮再次朝江北军开火。没有了对手的虎贲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