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没有现代的道路及交通工具,出征在外,真是苦!
对于汝州、洛阳的战事,王斗不认为会有什么意外,他主要考虑到时襄阳的战事。
若是粮草囤积在郏县,郏县到襄阳直线距离七百里,依历史上发生的事件时间,舜乡军飞马援救襄阳,粮草补给是个问题,得想个万全之策。
……
午后,王斗与陈永福的中军到达郏县,郏县传为张良故里,于伏牛山北部余脉向豫东平原过渡地带。北为神屋山,南为汝水,顺着这条河川之地往西去百里便是汝州,也算是咽喉要地。
王斗与陈永福到达郏县,当地县城早被夷为平地,四面的城墙残缺不全,大部消失,内中房屋也大多被毁去,留下满街的残砖断瓦。这便是李自成军队的“杰作”,俗称“铲城”,李自成与张献忠等人向来如此,每到一地,便焚荡屠夷一空,各处城墙也尽数毁去,免得官兵再次占据,他们攻打不便。
不但郏县,汝州境内被攻陷的几座城池,鲁山、伊阳、宝丰,都是如此,到处清洁溜溜一片。
没有城墙保护,便是内中侥幸存有居民,也无法在这匪徒多如牛毛的时代生存,加上能抢的东西都被抢走了。所以当地除留下一些听天由命的老弱外,能走的都走了,有些遁入山区,大部分则加入流寇的军队。
不患贫而患不安,乱世之中,便是百姓想安于贫苦,努力耕种也不行,只得这样恶性循环下去。
不过王斗还是打算在这个残破的县城内扎营,放眼四周,到处一片光秃秃的。眼下寒冬时节,扎营在残破的县城内,总比扎营在野外之地要好。内中房屋虽然多半被毁,总有一些可以居住,对舜乡军来说,有犀利火器在手,那些残破的城墙,足够防护大军了,比军营的壕沟木栅要好。
李光衡与孙三杰的前军早几日到达郏县,对县城略为清理,掩埋内中一些残留的尸体,清出水井,整理屋舍,理出可供大军扎营的几片地方。
当王斗大军到达时,李光衡与孙三杰还在赈济当地的灾民。他们的大军早几日到达,先是对县城内残留的一些老弱施粥赈济,随后郏县境内闻风而动,络绎有灾民来到,希望这只仁义的大军给口粥吃。
王斗与陈永福中军大部到达时,聚在郏县破损西门外的灾民己经达到数千人,或许这灾民的数目还将持续不断扩大。望着那些在寒风中哆嗦,脸上却充满渴望的灾民,王斗默然不语,当地百姓只要有一口饭吃,就会对生活重燃希望,只叹自己能力不够,无法救活更多的人。
对孙三杰的举动,王斗是赞成的,不说人道主义,赈济郏县,汝州境内的饥民,对将要进行的汝州之战也极有好处。如清兵一样,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惯用的手法,便是使用细作与饥民内应,往往攻陷城池后,己身损失颇小。
流寇横行地区的饥民往往两头跑,若官府给他们一口饭吃,他们就为官府效力。若流寇给他们一口饭吃,他们就为流寇效力,一切,只为了活下去。
当地灾民使用得当,情报的刺探,反间谍方面,都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