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直过了四个月,到12月钧宇才能下床。可是刚骨折愈合的右手完全没有力气拄拐,右腿也完全无法承受身体的重量。事实上,四个月不动,原本残疾的左腿萎缩得更加严重。右腿和右手的肌肉也已开始萎缩。虽然他从小讨厌轮椅,现在却不得不坐上它,每天去复建中心复建。
钧宇的复建师名叫大卫,是个美国人。大卫有二十多年的复建经验。他深知脊椎受伤、骨折、和肌肉萎缩的复建如同遭受酷刑,病人会痛得死去活来。他见过的复建病人不计其数,他们对复建的反应各不相同。有的痛哭惨叫,有的讨救求饶,有的气馁放弃,有的勉为其难,有的害怕尖叫,有的怨天尤人,有的压抑郁闷,有的焦急暴躁。可他从未见过一个病人像钧宇。
钧宇的身体遭受了巨大的苦难和伤痛,可他有着顽强的精神,超人的毅力。他每天艰苦锻炼,不屈不饶。他从不抱怨,也从不气馁。
复建的疼痛常人难以想象,真正让人痛不欲生。每当钧宇痛得浑身颤抖,大卫便见他用唯一没有受伤的左手紧紧抓住脖子上挂的一个玉坠子,就像那些虔诚的基督徒手握十字架,求万能的主赐给他们力量。大卫在这个单薄的中国男孩身上看到无比强大的精神和毅力。他真正地认识到什么叫坚忍不拔,什么叫顽强不屈。后来过了很多年他还不停地跟人说起,“我以前有一个年轻的中国病人真的是很了不起。。。”
到了1月底,钧宇还是完全不能自己拄拐行走。可是他坚持注册上学。秦如韵萧江城劝他,“等复建完了,8月再注册吧。”
钧宇说,“我已经耽误一个学期,不能再等了。”
秦如韵萧江城不知道他为什么那么急。几番劝说无果。于是,钧宇就在大一下学期开学时,正式成为斯坦福大学的学生。
学校规定大一新生必须住校内宿舍。钧宇的室友是个ABC (American Born Chinese美国出生的中国人),名叫Ewan Zhou,中文叫做周逸凡。他在纽约出生长大,十分聪明,就是贪玩。从小到大家里管得紧,第一代移民的父母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中式教育,所以他成绩优异,中文说得和钧宇一样,钢琴9岁就过了10级。好不容易熬到上大学,他能走多远就走多远地从风雪严寒的东岸跑到了阳光灿烂的西岸。
大学宿舍一间两人。大一开学分宿舍时,周逸凡幸运地落了单,一人一间。下学期分来个新同学。周逸凡惊讶地发现这个新同学是个坐着轮椅的残疾人,名叫萧钧宇。
很快地,周逸凡发现萧钧宇有着惊人的毅力。他每天早上6点起床,晚上11点睡觉。他同时选修计算机和经济学的课程。整个大一下学期,他每天坐着轮椅,上午上课,下午复建,晚上就在寝室里自习。直到大二开学,他才逐渐恢复自己拄拐走路。逸凡也发现,钧宇好像不能走很长的路。一遇天冷下雨,他更容易腰酸背疼,走路更是辛苦。
没有人比逸凡更清楚钧宇的不便。逸凡每天在寝室里看钧宇艰难地在轮椅上移上移下,看他晚上用左手艰难地给自己按摩复建,看他白天在诺大的校园里艰难地穿梭赶课,听他夜里在床上艰难地翻身躺平。
可是逸凡更惊讶于钧宇面对残疾与伤痛的从容与坦然。他总是不慌不忙地做每一件事,神色安详、态度平静。逸凡发现钧宇身上那种平和淡定、沉静内敛的气质让人越来越难以抗拒。
逸凡认识了解钧宇越多,对他越是敬重佩服。钧宇聪明过人,却又智慧沉着。他能力非凡,却又谦逊温和。
认识钧宇后的第二个星期,逸凡惊讶地发现原来钧宇的父母都在斯坦福工作,家就住在学校附近。他问钧宇,“那你为什么不住家要住校啊?学校肯定会同意你不住校啊!”
钧宇淡淡地说,“我想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
逸凡莫名其妙。为什么?在他看来,住家里多好,有亲人照顾。再说,你就是大学毕业,也可以一直住在家里,不需要培养什么独立生活的能力。你现在这种一个人艰难克服种种不便,一个人生病、一个人吃药、一个人慢慢好起来的日子有什么好?
钧宇带给逸凡的惊奇远远不止这些。很快,逸凡发现钧宇不喜欢别人帮忙,凡事他都亲历亲为。哪怕像帮他拿拐这种小事,他也坚持自己来。逸凡有次问他为什么,有人帮不好吗?他说,怕养成习惯了,以后却又回不到最初。逸凡听得似懂非懂、如坠云雾。
逸凡发现钧宇爱一个人坐在寝室里发呆。他时常看着虚空不知道在想什么。想着想着,就见他嘴角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