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大叔的年纪和爷爷差不多,是她家的仆人。爷爷对他很好,以乎从来没有把他当作仆人看待,时常拉他一起喝酒。
不过她却不喜欢丁大叔,甚至有点怕他,他很少说话,一张阴阳怪气的脸孔好像上了一层霜。
王妈是她母亲的奶妈,也是她的褓姆,她一出世就照料她的人。王妈会做点心给她吃,会说故事给她听,还会给她做绣花的衣裳。
她很喜欢王妈,就只有一样不喜欢。她是她母亲的奶妈,但每当她问起母亲的事情,王妈是从来不说的。
她的父亲早死,死的时候,她还未曾出世,这事她知道。——但她知道她母亲没有死,只是不知到哪里去了。她对母亲的记忆极其模糊,母亲出走那年,她才不过三岁。
母亲为什么要抛弃她呢?如今又是在何处呢?
爷爷不肯告诉她,王妈也不肯告诉她。
爷爷对她十分疼爱,但一问起母亲,爷爷就会生气,说她不配做她的母亲,要她把母亲当作已经死了。所以,她不敢再问爷爷。
王妈当然不会生气,但她同样不肯解答她心中的疑问。或许不是不肯,而是她不知道。
她肯告诉她的,只是有关她母亲的一些琐碎事情。比如说母亲长得很美,绣花绣得比她还好,而且还会做诗。诗做得好不好,王妈不懂。但她知道她的母亲有才女之名。什么叫做“才女”;王妈也不大懂,“大概做诗做得好的人就叫做才女吧,所以你妈妈的诗一定是做得很好的。”王妈说。
她到现在还不懂得做诗,她也不想知道母亲的诗做得如何,她只想知道母亲住在哪里。
可惜没人能告诉她。
家里的人口虽然少,过年的时候,还是颇有热闹的气氛的,家里早已粉刷一新,爷爷的案头多了两盆水仙,客厅还有一个大花瓶插着梅花。丁大叔的脸上也有了笑容。她更高兴,只等一到新年,她就可以大放鞭炮。
除夕这天晚上,她照往年惯例,陪爷爷“守岁”。所谓“守岁”。也只是爷爷许她今晚睡得迟些而已,并不是真的陪爷爷守到天亮。
不过这年的除夕,她却是真的名副其实的守岁了。
爷爷喝了两杯酒,又像往年除夕一样,翻来覆去的念起那两句诗来了。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她六岁认字,七岁读书,八岁爷爷就教她念唐诗三百首。今年九岁,过了年就十岁的“大”姑娘了。去年还不很懂的,今年懂了。可是——”
这两句诗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