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玄感马上道:“不一样,汉朝的文帝和景帝都是自己以身作则,勤俭节约,不象陈叔宝这样骄奢淫逸,只顾着自己享乐。”
王世充摇了摇头:“陈叔宝只是自己喜欢喝酒享乐,跟着几个后妃在后宫里风流快活,可没有大兴土木或者是征战四方,给百姓造成多大的负担,你真要较起真来,越国公修的那仁寿宫害死上万民夫,比起陈叔宝一人的享乐来,哪个祸害黎民百姓更多一些?”
仁寿宫事件是杨素心中一生的阴影,更是杨玄感永远的痛,王世充这样提起,杨玄感虽然气得双眼通红,却也是无话可说。
王世充看了一眼杨玄感,自顾自地喝了碗酒,继续道:“所以明君也好,昏君也好,本就很难界定,你若是只顾自己安逸,不图进取,不想有所作为,那算是明君吗?”
“反过来,你如果是雄心勃勃,想要征战四方,想要在国内大兴土木,那必然要损耗民力,让天下苍生吃苦受累,以成全你一代雄主的英名。”
“杨玄感,我知道你更喜欢秦皇汉武这样的,在你这武将眼里他们就是明君,但如果你是个普通的小民,只想安生过日子,那你还会这样想吗?”
杨玄感摇了摇头:“你虽然说得有些道理,但我不认可你的看法,人生在世总要有所作为,国力强的时候自然可以开疆扩土,秦国是奋六世之余烈,一统天下,而汉武也是承了文景之治才会有反击匈奴的壮举,自然不是昏君。而那陈叔宝,无所作为只是贪图享乐,怎么能和文景的励精图治相提并论?”
王世充哈哈一笑:“那按你的意思,当今的皇上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开皇之治,现在天下太平,各地仓库里的钱粮足可以吃上几十年。如果接下来的皇帝想要有所作为,象汉武大帝那样对外穷兵黩武,征战四方;对内则大兴土木,营建宫殿城池。你会觉得他是明君还是昏君?”
杨玄感一下子说不出话,干瞪了两下眼睛,却闭上了嘴。
王世充继续道:“你想必也知道了长孙晟的那个计划,他想着在漠南圈地,筑城。如果他的设想被批准,那就又是一次秦始皇修建长城的举动,到时候天下会有多少孟姜女,你想过吗?”
“如果接下来登基的新君,要是听了长孙晟的话,在漠南筑城,就会大用民力;要是不听长孙晟的话,按你的说法就是不思进取,白白浪费千年未有的远逐匈奴的好机会,杨玄感。你来告诉我,怎么做才是昏君,怎么做才是明君?”
杨玄感意识到自己有些被王世充给绕了进去,再这样扯下去对自己没好处,于是咳了咳,道:“王世充,这个事情上没有具体的标准,要看到时候的人心所向。”
“秦始皇和汉武帝在自己的一生里,没有因为这种对外的扩张搞到民不聊生,天下大乱。这就不是昏君,汉朝的文帝景帝也没有因为自己的休养生息而让匈奴破关而入,这也不是昏君。”
“至于陈叔宝,只顾自己享乐。连敌军过江后都无法作出正确的应对,既不反击也不下令勤王,只是坐等着敌军消灭自己,这样的人,无论如何解释,都只是个彻头彻尾的昏君。”
“以后的事情我们谁也说不清楚。长孙晟的提议很诱人,但也要看是否在国家能承受的范围以内,如果真的天下的百姓都无法忍受这个工程,要逃亡甚至是起来造反,那这个事情就是无法继续下去的,即使长孙晟的心再大,也不能违反民意。”
“就象我父亲修仁寿宫,如果他别这么心急,慢慢修,让民夫轮换,拖个十年八年的慢慢修好,相信也不会死这么多人,这漠南修长城的事也是同样的道理,长孙晟也说过,这可能是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他自己并不指望一天就修成。”
“所以王世充,到时候是明君还是昏君,你说了不算,我说了也不算,要看天下人的反应,如果象今天这样主上圣明,国家富强而稳定,你想搞阴谋诡计起事,也不会有人跟你亡命。”
“就算你能劫持杨勇到杨谅那里,他们两个人就会是铁板一块?就不会明争暗斗?只靠了薛举这样的野心家起事,就真能天下大乱了?”
王玄感听着杨玄感的话,一言不发,紧紧地咬着嘴唇,连酒都顾不上再喝了,绿油油的眼珠子时而放大,时而收缩,看得出他的内心也在做激烈的斗争。
王世充等杨玄感开始喝起桌上的酒时,才轻轻地叹了一口气,道:“杨玄感,你可知我们为了今天的事策划了多少年,付出了多少的努力?眼看就要成事了,你却在这里强行阻止,让人如何能够甘心?”
杨玄感放下了手中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