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击一
题记:其实真正越狱的成功背后远没有那么多光环,他们只是抱着不存在的希望撑到了最后的一群人。高智商、特工用具、外部支援……当这些都是遥不可及的美妙遐想的时候,唯一能让你活下来的就只有你的意志……
时值严冬,整个东三省被白雪覆盖,像一个没有睡醒的孩子。唯一能叫醒它的不是元旦的猪肉炖粉条和除夕的饺子,而是时而出没于山林的阵阵枪声。
冷不丁一阵北风刮过,最后一片枯黄的白桦叶子打着旋儿从高高的枝头落下来,落在一个稍稍有些鼓起的小雪丘上。小雪丘微微动了一下,这是个人,是肖承志带领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支队第一大队正在小兴安岭的一处山坡上的密林里埋伏着,周围是直挺挺的白桦,山下就是一条横贯日军无人区的公路。
东北的数九天,连大伙儿脚上穿的乌拉都冻得梆梆硬。已经多少天都没下过雪了,可早不下晚不下,偏偏今天这个时候飘起了雪花。穿着羊皮袄的肖承志和警卫员小马一起趴在雪窝子里注视着公路那头的动静。两人身后放眼望去白茫茫一片,其实百十号弟兄都像他俩一样在雪窝子里藏着呢!
“队长,你在吃啥?”小马见肖承志捏着一片东西送进嘴里嚼着,不禁咽了口唾沫问道。
“树皮。”肖承志没有看他。
“真的啊?树皮好吃吗?”小马有些天真地问道。
“你说呢?”肖承志瞥了他一眼,继续嚼着树皮。
今年一月一日党中央北方局发出了《关于1944年的方针》,号召八路军、新四军对日伪发动春季攻势和秋季攻势。日伪在敌后战场被他们打得溃不成军,许多根据地都连成了片,许多据点被攻克,还开辟了许多新的根据地。这个形势是可喜可贺的,可远在东三省的抗联的情况就没那么好了。
肖承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支队教导团教导队的,刚刚与教导团的其它成员一起从苏联接受整训后回来。回来后支队司令就对他说小肖啊!咱们分批去苏联学习,这次该我们去了。这一大队刚刚组建,组织上决定让你去当他们的大队长,你觉得怎么样?
肖承志听了心想,这一大队里的成员十之*是收编当地的胡子,没去苏联之前他就对这个队伍有所耳闻了,这个烫手的山芋算是不偏不倚砸在自己手上了。但是组织的决定似乎有点欠考虑,自己从没当过什么大队长,仗倒是打过一些,于是就说能不能给我派个政委?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伏击二
支队司令说要是有政委就给你派去了!问题是现在没有合适的人选,只有你这个刚刚受训回来的先去全权负责一下了。记住,一大队刚刚组建,问题很多,但是首要问题是要激起这些同志们的斗志。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现在正是严冬,别说扎在泡子里的一大队了,就连咱们这里也是缺衣少食啊!司令的眉头紧紧地皱在一起,说今年八路军、新四军对鬼子的反攻都很不错,惟独咱们抗联没什么大动静。我跟上面的领导汇报了一下,领导说要我们配合我党在敌后战场的反攻,我考虑过了,虽说大仗咱们打不了,可咱们现在一定要争取打几个漂亮的伏击!一定要牵制日军,决不能让他们抽出精力来南下!
支队司令说这句话的时候手指坚定地朝门外点了点,他的眼神和表情让肖承志感觉身上压着一付沉沉的担子。
肖承志也是迫不得已,就这么来了一大队。是啊!要带好一个大队的兵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必须还得有个帮手,这个自己是清楚的,可现在不是没有办法吗?司令说一大队的问题很多,确实不假。这一大队都是“胡子兵”,不服从管理,缺弹缺粮,做事土匪作风等等,这都是小事,大事就是自己刚来几天就面临着全队百十来个同志吃饭的问题,想到这里,司令最后那句话的意思他就明白了。
伏击战,对鬼子打几个伏击战,粮食、弹药、武器……该有的就都会有了,最重要的是这能激起全队同志们的斗志!
警卫员小马是很早就跟着肖承志的,是肖承志指名要他跟着自己来一大队的。他的名字肖承志已经记不清了,因为就连小马自己也记不得。
小马伏在肖承志身边,一边往手上哈着气一边说:“队长,咱们已经在这里趴了小半天了,怎么还不见鬼子来?鬼子该不会从另一条路走了吧?”
肖承志听完又用望远镜看了看。他想了想,就在昨天,留守队接到情报说驻扎在佳木斯的鬼子一个后勤车队要从这条路通过。他算了算时间,今天下午就应该到了,所以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