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道题上为难人。
到了第三题,陆佰犹豫。
四个选项好像都不对。
ab错得明显,但cd却是在模棱两可之间。
“c数学家图灵提出了用机器来模拟人类行为的设想。”
“d图灵测试提出了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判断标准。”
“模拟人类行为”说的太宽泛了。
d项,如果将“测试”二字去掉,则毫无疑问是正确的。
陆佰拿不准。
果然,自己在语义上,还差很多。
他从二者间随便选了一个,便继续往下做。
这种情况,“语义表达模糊”才是该关注的问题,如果纠结于选择的对错,则是舍本求末。
但要如何弄明白?
理科尚有公式可以把握,现代文阅读的公式是什么?
文本内容无所不包,千变万化,难道只能靠所谓“长年累月的积累”
现代文之后是古文阅读。
古文,同样是浩如烟海,但终究有重点字词和句式,有迹可循。
如这次考题中“之”的用法、“时”“行”“诸”的意义
这是《荀子》的节选文章。
陆佰的目光扫过选项,abcd。
凭着科学的学习方法,陆佰的坚持带给他坚决的回报。
他迅速、清楚的判断出每一选项的对错,刷刷刷,快速做出全部选择。
至于那几道古诗文默写,自然是摇笔即来,送分题而已。
随后是现代文阅读二,和写作。
试卷做完,陆佰意识到,没法估分,语文拿不准的地方太多了。
如何才能拿得准呢?
期中考试结束后,他必须寻一个办法,再晚,就来不及了。
数学,就和语文不一样了。
它可以估分。
数学不会就是不会。
而陆佰还能保证另一件事——会就是会。
会的,做不错。
陆佰很确信。
会却做错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粗心、读错题、区间错误、导数纰漏、正负号、赋值问题等等。
陆佰犯过所有的低级失误。
他告诉自己,这是难免的疏忽,他把错题抄在本上,以求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一直以来,有说错题本好用的,有说没用的。就陆佰实战来看,错题本并不会阻止人继续犯错。
所以,每当因为各种原因借口托词,把不该错的题做错后,陆佰就在错题本上添一题,然后默背一遍。
起初,错题多,又不熟悉,陆佰背得很不熟练。
直到有一天,陆佰连着在本子上添了三道题,三道本上记着同样类型的错题。
他向值班的自习课老师请了假,拿着错题本回了家,连背带写,默写了十遍,一直到了凌晨两点多钟。
陆佰站在窗前,扭了扭酸胀的脖颈,外面别家都关灯了,就一轮月亮悬在天上,陆佰看着洁白的月亮,隐隐约约看见上面一道道题目旋转而过。
到第二天起床,提笔又写一遍,终于是运笔如飞,行云流水,陆佰这才放心,算是记住了。
自此以后,陆佰弄明白错题本怎么用了,错了,就默写,十遍太多,三遍比较合适。
写烂了几个本子之后,陆佰就很少再犯低级错误了。
所以陆佰的数学是10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