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子昱神奇的读懂了侍卫们的眼色,心中懊恼,现在连侍卫都学聪明了,这日子没法过了。
三皇子派出的侍卫可不止这几位,恨不得全城搜查了,所以夏奕这一路躲躲藏藏的,好几次险些被抓住,磕磕绊绊的终于是租用了一驾马车驶出了凤阳城。
再说穆府这边,呼呼啦啦的三驾马车已经载着穆府的大小女主子们往普云山方向去了。
凤阳城有两大寺院,一是太祖皇帝亲赐的龙兴寺,因地位较高所以只做皇家寺院御用,普通百姓是不能去的。
官员家眷倒是可以去,但是因那里人少,慢慢的就没有普云寺香火旺盛,再加上近年来普云寺的清远大师声名远播,所以求到普云寺的香客越来越多。
普云寺在凤阳城西二十里外的普云山上,是一座百年老刹,普云山上遍植树木,据说有三十多个品种,将整座山铺染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
普云山占地面积极广,山上其实原是有两家寺庙的,只不过另一座寺庙规模较小,去的人也少,慢慢的就荒废了。
马车行了一个多时辰才到普云山的山脚下,实在是路上的行人太多,行走起来有些滞涩。
到了山下更是人头攒动,用了好些家丁开路才得以坐车上山,这也算是官员家眷的特权,尤其穆家在凤阳的地位不一般,自然经得起此番气派。
快到山门处马车就不能前行了,早就有知客僧见是穆家的马车赶忙的迎过来将几辆马车引至山门右侧的一处空旷院落,那里是特地为了方便贵人下脚的地方,以免被蜂拥而至的百姓冲撞。
穆府在普云寺每年的供奉都耗资颇大,算是普云寺的大金主,所以普云寺的和尚对待穆府中人也是深为客气。
三太太和四太太搀扶着穆老夫人走下马车,就有一位身材高大、面貌和善的师傅上前见礼。
念了一声佛号后说道:“年余未见,穆老檀越依然精神矍铄,可见是修了福报的”。
穆老夫人笑盈盈的还礼,“虚如大师有礼了,我这身体还不是多亏了菩萨保佑,”。
这位虚如和尚是普云寺第七代弟子,现如今也是寺内第二辈分的高僧,是清远大师的师侄,云游海外的青云大师的徒弟,有他来接待穆府中人,也可见普云寺对穆家的重视。
“师叔已经准备开坛讲经了,各位檀越是先休息一会儿还是现在就随贫僧过去”,虚如大师问的很是客气,声音也如洪钟一般清亮。
穆老夫人这一路上都坐在铺了厚厚软垫并凉簟的马车上,所以精神好的很,也没觉得疲累,不假思索道:“老身已经一年多没有听过清远大师讲经了,自然不能错过”。
然后转头看着身后的儿媳和孙女们,“你们有累了的可以先过去歇一会儿,不累的就陪我去听听,清远大师讲经可是难得一见的”。
穆老夫人此言不假,清远大师虽然每月初一都会讲经一次,但因为香客众多,能进得经堂的人却很少,多是些有头脸的人才进得了清远大师所在的讲经堂,多数民众都是无缘听到清远大师讲经的。
穆识月前世在怀远伯府无事的时候最常做的就是抄写经文,感触颇深,所以欣然同意陪祖母去讲经堂。
穆知颜是一定得跟着穆老夫人的,一是今日本就是为她的事来的,二来这里人多,她也不放心祖母。
商讨下来竟然没有一个想去休息的,穆老夫人满意的看着几个孙女暗暗点头,众人在虚如大师的带领下去了讲经堂。
普云寺入山门后是一处长长的陡坡,坡上用石板铺就,目测约有三丈余宽,人头攒动,竟是连如此宽的路都挤满了。
坡两边郁郁葱葱的苍松翠柏随风摇摆着腰肢,今日的天气本就不似往日燥热,在这山上更是清爽怡人。
虚如和尚没有带穆府人从那石板路走,而是从坡的右侧一条小径直穿过去,走在林中惊起了栖在树梢的飞鸟,一片扑簌簌的声音。
穆知颜一直跟在穆老夫人的身后,盯着祖母走的每一步路,山路难行,她怕祖母走不稳,所以得亲自盯着。
穆识月和穆夕岚并肩而行,两人都是第一次到这普云寺,对寺中景色都颇为好奇,一路上顾着欣赏,倒是没有闲暇聊天。
穆卿临还在林中发现了一只小松鼠,看见有人过来极快的跑开了,但也足够这些养在深闺的小姑娘们惊喜,兴致高昂的讨论开来。
半炷香的时间,穆识月的眼前豁然开朗,原来是树林已到了尽头。
面前是一处开阔地,眼光右移便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