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是梁总的千金啊,幸会幸会。”胡允德伸手相握,“我给介绍一下,这位吴夺,是我们大雅斋的鉴定师。”
“一表人才,青年才俊!”梁启明也介绍道,“小女丹青,昨天你们见过了。丹青啊,你可得多跟胡总和小吴先生学习。”
梁丹青今天穿了一条长裙,长发披肩,比昨天的打扮柔媚了一些,“胡总,吴先生,多多指教。”
寒暄几句之后,便就分头看起书画来。
这次来的人比较多,书画也比较多,场面显得有些热闹。
每幅书画作品上,都用曲别针别着一个价签,上面有编号和价格。按照伍先明的说法,这就是底价,先取走价签者先得。而且让大家不用着急,今天会看一天书画,中午会安排便饭。
吴夺先是大致看了看,这里头且不说真假,从能看到的题款钤印来看,清代和民国的作品居多。
而其他的作品,也没什么太早的,最早的就是明代的作品。当然,是不是真品两说,只是题款是明代书画家。
而且,明代的作品之中,也没发现明四家(沈周、唐寅、文徵明、仇英)的作品。
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挂在正对门的墙壁正中的一幅八尺立轴了。
画的内容是水墨山水。
《江南秋野图》。
上方空白处题了一首诗:
十月江南野色分,渔庄荻浦见沙痕。若为剪取吴淞水,著我微茫笠泽云。
落款:玄宰。
钤印两方。一方印在诗文上首:画禅。一方印在“玄宰”下方:董其昌印。
董其昌,字玄宰,明代书画家。董其昌的书法和绘画的成就都不低,就绘画来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尤其擅长山水。
董其昌的人品,在后世多有诟病,但他的书画作品,艺术价值确实很高,从如今的拍卖记录来看,大尺幅或者组合性作品的精品,拍出过几千万的高价。
“这是仿倪瓒的山水笔意。”梁启明先看了这幅画,一边看,一边对身旁的梁丹青低语一句。
这幅水墨山水,若是真品,确实就应该是董其昌仿倪瓒。
倪瓒,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这里头,在普通人眼中,黄公望名气要大一些,这得益于《富春山居图》嘛。
实际上,元四家的山水画风,都是从五代末、北宋初的董源、巨然发展而来,所以,董其昌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算是顺着同样的脉络来的。
吴夺也在看这幅画。
这幅画,除了董其昌自己的题款和钤印,没有任何的收藏款印。
而且,要是同时也没有传承有序的记录和来源,若是上大拍,怕是会在拍卖图录上加一个“款”字。
董其昌(款)《江南秋野图》。
参加过拍卖会的朋友,应该会注意到,有些书画作品,会加括弧标注“款”字或者“传”字。
这其中,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拍卖行业从不保真,根本上还得靠参拍者的眼力;但是呢,拍卖公司虽然可以不保真,却也有告知参拍者拍品瑕疵的义务。这个瑕疵不仅仅是破损之类的硬伤,还有争议这种“软伤”。
于是,就有了“款”和“传”的标注。
“款”是指书画中的题款和钤印。一幅作品上,有某位书画家的题款和钤印,却没有明确的传承记录,同时拍卖公司又不能保证为真,那么,就加一个“款”字。
“款”字作品,可能是真迹,也可能是高仿甚至臆造作品。
而“传”字作品,恰恰是书画作品上没有作者的题款和钤印,但是呢,传承有序,而且往往附带大量收藏题款和钤印。
宋元之前的书画作品,有相当一部分是不落作者款印的,但其中不乏传承有序者,比如故宫里就有很多这样的作品。
也就是说,“传”字作品,是后人认为是真迹的作品。而且,这些“后人”往往是收藏界名人。
从概率上来说,“传”字作品,其实比“款”字作品更可靠。但是具体到某一幅作品上,要么是百分之百,要么是百分之零;“传”字作品,一样有“假戏真唱”的可能。
这幅董其昌仿倪瓒风格的《江南秋野图》,严格来说就属于“款”字作品。
但是,这样的买卖,和上大拍不一样,不仅不保真,而且不提醒,想买就自己鉴定吧。
《江南秋野图》的价签上,标注的价格是399万,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