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磨了墨之后,有一头是湿的,随便放容易沾染其他的东西,所以专门用墨床来搁墨。
后来墨床也成为了一种陈列珍品墨锭的底架,或者单独成为案头雅玩。
墨床出现的历史比较晚,明代才有,到了清代乾隆朝才开始流行。
墨床一般是床式或者几案式,材质多为玉器和瓷器,也有一些木器。
而宁霜淘到的这件墨床,是瓷墨床。
这件瓷墨床是粉彩的。没款儿,像是民窑的东西,但是胎、釉、画片、工艺都很上档次。
一说粉彩,这是华夏最晚出现的彩瓷品种,不可能早过清代康熙晚期。现在有的影视剧居然会冒出“明代粉彩”的台词,也是没谁了。
这件粉彩墨床是书卷式,两端内卷,以底为足。卷轴内部中空,施了松石绿釉;墨床顶面则是粉彩画片,画的是山水楼阁,古松山石,画工极为精湛。
而且,书卷的侧边还描过金彩;只是现在有些脱落了。
这件粉彩墨床,除了没有款儿,很多特征都能符合乾隆官窑;不仅符合乾隆官窑的特征,而且颇具宫廷特色!
这是有点儿奇怪的。乾隆朝和康熙朝不一样,康熙朝很多官窑不落款,乾隆朝的官窑却很少有不落款的,特别是宫廷所用的少见器型。
当然,要不是没款儿,宁霜也不会以不高的价格拿下。
吴夺也搞不明白,便就听了听。
没成想这还真是一件乾隆官窑!
原来,当时这种书卷式粉彩墨床,是大名鼎鼎的督陶官唐英的创造的形制,当时确实为宫廷专用!
但是呢,这样的造型,落款的位置很费思量,位置选不好就很难看。
最后唐英敲定了两个方案。一个方案是落在外底,红彩篆体“乾隆年制”;另一个方案是不落款。各烧了三件,送呈实物交由乾隆定夺。
乾隆最后选定了落款的方案。
而不落款的三件样品,就此从景德镇御窑厂流入民间,确切地说是卖到民间。这种事儿在乾隆朝不算稀奇,大量多余的或者验收不过关的官窑瓷器,都是在景德镇就地流入市场的。
吴夺听完之后心道,这事儿不知道能不能查到史料,要是查不到,价儿估计还是上不去。但是,作为收藏的话,本质上和官窑宫廷瓷器,是没有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