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
同样的,用来如此操作的,还有组成一名军人身上的所有环节:从手套袜子到内衣内裤,从身上军服到头顶的钢盔,从皮靴到腰带,从装弹药的皮革盒到肩章还有领章,从刺刀到吃饭用的饭盒,从工兵铲到宿营帐篷,从步枪到子弹……这一切国家都没有给企业一分钱,一切都要等到大明帝国从对外战争之中获取到好处,才能够支付。
辽东的新军一口气被皇帝陛下扩编成了两个集团军,整整40万大军。而这两个集团军的部队,全部装备上了让其他大明帝**队羡慕不已的新式武器装备。包括已经重新设计,并且命名为w31式的短管栓式步枪,以及更长一些的刺刀和更简单的钢盔。
新式的大明31年式钢盔,采用的是最简单最直接的设计,这种钢盔内部衬有皮革制成的衬里,悬空编织成了一个网兜的模样,防止人的头部直接贴在钢铁上,也兼有透气防冻的功能。整个钢盔采用了最简单的生产工艺简化,取消了护耳还有脑后等防护措施,减轻了钢盔整体重量。
由于这种便于大规模扩军采用的设计,让31年式钢盔在侧面看上去就是一个倒扣在士兵头上的半圆形铁球,毫无美感可言。如果非要在今天给大明帝国的制式钢盔找一个形象的直观图像,它最接近的是另一个时空之中,二战德国伞兵用的m38式钢盔。
这并不是巧合,而是大明帝国经过讨论之后,用最廉价的方法,为自己的部队提供最统一的武器这一思想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表现。和欧洲或者全世界都有所不同的细节是,欧洲战争往往在动员之后才会出现物资短缺,供应不足的问题。
可是大明帝国却不同,这个庞大的帝国在和平时期就拥有超过200万常备的正规军,如果想要让这200万人更换某一种装备,投入的金钱和精力是那些只有几十万人甚至是只有几万人部队的国家无法想象的。
严格的说,这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举一个例子,士兵的皮带还有靴子以及钢盔衬里都需要用皮革来制造,假设十名士兵身上的皮革要宰杀一头牛来生产的话,那么大明帝国士兵如果更换一次这些装备,军方就需要一次性采购和宰杀20万头牛……
而同样的,如果大明帝国的皇帝承诺一句犒赏三军,给每一名士兵加一顿牛肉的话,200万人一天就可以吃光至少10万头牛——这种补给级别,可能是某些小国的参谋长做梦都幻想不到的。
直观一些表述大明帝国现有军事力量究竟有多么庞大,用另一个时空中最惨烈的苏德战场来说明——在苏德战场打得最血腥的时候,德国在东线集结的总兵力,大概和现在的大明帝国常备军总数差不多。
现在大家可以想象,如果大明帝国将手里的部队集中在某一条战线上,是一股多么庞大又可怕的力量了吧?可惜的是这股力量被分散到了从东南半岛一直到西伯利亚,这广袤的领土之上。
也正是因为如此,大明帝国才会在某一条战线上被对手击败……如果它能够集中起全部的力量来,根本就不可能遭遇在欧洲那样的惨败。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实力,才有大明帝国的皇帝敢对全世界宣战,也才有了朱牧现如今野心勃勃的雄起计划。
加上已经在按照10万人规模扩建的禁卫军部队,大明帝国正在组建的新军总数已经超过了50万,这还不包括海军以及空军的人数。算上南方的精锐以及海军陆战队等平日里还算的过去的力量,大明帝国能战之军已经超过百万了。
这些部队可是要在未来,装备超过5000辆各种坦克,部署上整整1万辆各种汽车的机械化大军。有了这支军队,朱牧要做的事情将会比他的先辈天启皇帝,更加得心应手一些。至少他在挥军北伐西进的时候,后勤补给依靠的是火车而不是骡马。
当然,在这种近似于疯狂的扩军备战过程中,朱牧也越来越发现出天启皇帝的伟大来:他正在走的道路,早在一百多年之前,就已经被天启皇帝铺好了!
如果不是天启皇帝在大明帝国最核心的领土范围内展开了一场名为普及文化教育的盛大行动,如果不是他在东征西讨的同时为大明帝国的内部留下了无数文明智慧的副本,也许大明王朝现在还依旧是一个愚昧落后的国度。越是展开扩军行动,朱牧看着眼前的数据就越是觉得天启皇帝的可怕和伟大!
如果不是当年那个天启皇帝近似于偏执的在国内普及了三年的识字教育,如果不是历经百年的积淀让这种教育自然发展成了五年文化教育熏陶,大明帝国怎么有可能建立起如此完备的现代化文明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