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被后世皇帝们弄得烦不胜烦来着。
他点开信息,看见的就是这么一句:“刘安谋反了?”
刘彻微微睁大双目,转而看向了卫青。
卫青察觉到他的目光,抬首问道:“陛下,怎么了?”
刘彻把刚才嬴政的问题说了。
然后,整个大殿鸦雀无声。
群臣们面面相觑,可以清晰看见同僚们呆滞的表情。
“是不是始皇孙透露给他的?”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人开口打破这沉寂的氛围。
“他不是一直在上面讲嘛,没间断啊。”找不到空隙去给秦始皇剧透吧?
“那可能是之前说的?”
“更扯了,之前说的等到今天才问?你当秦始皇和你一样记性不好脑子慢是不是?”
“你怎么骂人呢?”
“我……”
“够了!”争辩声才将将扩大了些,就被刘彻这一声镇住了。
刘彻实在没心思听他们吵吵,吼完就去戳嬴政头像:“是不是他背着我们悄悄地给你传授了什么预知未来之术?”
嬴政:“你想象力还挺丰富的。”嬴棠自己都不一定有那个能力,还传授。
“那你怎么知道的?”
“猜的。”这淮南王的封地明明和越临近,应当对越的具体形势比较了解才是,可他也持反对态度。这背后的原因还能是什么?不就是不想让中央介入他封地的事情吗?小心思这么多,要是一点谋反之心都没有,那才是怪事。
他没把自己的思路说出来,但刘彻把当时的情景回想了一遍,很快就明白过来他是怎么猜到的了。
思及此,刘彻对嬴政的欣赏又攀了一层:“不愧是始皇帝,抓造反都是一抓一个准……皇叔啊,你可干了件天大的蠢事,”他喃喃着,而后露出一抹微笑,“也过去挺久了,不知你坟头的草如今该多高了呢?”
他将刘安谋反的始末和嬴政说了一遍。
秦公子们对此表示——长见识了。
“可真是刘彻的好皇叔,大汉的好封王,他汉才建立多久,子孙们就变妖魔鬼怪了。”嬴政这话当然不是在嘲讽刘邦,毕竟就汉初那个情况,郡国并行制确不失为一道稳定局势良方。他是在点那些把血缘关系吹上天的人。
这会儿他们的血缘关系还没出五服,就闹成这样。若坐在皇位上的是个软骨头,恐怕早就被生吞活剥了。
曾支持分封制的朝臣们纷纷低下头。
武周时期。
武曌看向太平公主:“太平,就对越态度上,两个派别的争执,你怎么看?”
太平公主思忖了片刻:“女儿以为,这场争执,对汉武帝来说,并非是全然令人烦厌的。至少,他看到了一股新的可用力量。”
武曌微露笑容:“是什么?”
“就两次三公的撤换来看,汉武初时的朝堂势力,基本上可以分为两派。一是和窦太后一样推崇黄老之学的派系,代表人物就是庄青翟、许昌等人;二是支持汉武帝进行改革的儒学派,以窦婴、田蚡为首。但在这次事件中,明显可以看出,田蚡等人虽于内政上站了汉武帝,但在对外关系上,却是持保守态度的……汉武帝先前既然派遣了张骞出使西域,就证明他的雄心已不止于维持内部的安和。田蚡等人,注定不能为他长期所用。他需要一批,既效忠于他,又有进取之心臣子。所以……”
“所以,这次围绕越人之争而展开的廷诤让他发现了新的支持力量,既要依靠汉武帝,又能为边疆事务提供有效建议,”武曌终于笑开,“朕之儿女中,独太平类母。”
一批符合自己期望又忠于自己的臣子对每个皇帝而言都是迫切需求的。
在士族中,这样的人太少太少。因为他们最大的倚仗是自己的家族,没必要将所有宝都押在皇帝身上。庶族就不一样了。士族的存在注定了他们无法靠自己的力量单打独斗——资源就那么多,一个萝卜一个坑,庶族要是上来了,那上头人能占用的不就少了?所以啊,你们这些家伙给我老老实实地在底下呆着吧
在这种情况下,庶族想要实现阶级跨越,就只能依靠皇帝。他们靠着皇帝的提拔上来了,想进一步升官发财、在朝中站稳位置,就要老老实实给皇帝办事,当好皇党,否则,一旦他们失去皇帝庇护,那虎视眈眈的士族,就会立刻把他们踹下去。
由此可见,还是得科举。朝堂上天子门生多了,不但办事效率高了,连作妖的人都少了。
不叫那群自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