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也算是表明朝廷和皇上的态度。
叶应武并没有停留,而是一边顺着回廊向前走,一边扭头沉声说道:“为了河西和雁门关这两个战场,大明已经倾尽所有,可以说除了朕不在前线坐镇,大明能够拿出来的没有一点儿藏着掖着,如果就算是这样都打不赢的话,张世杰和高达、王进也就不用回来了,直接自己收拾铺盖滚蛋吧,我大明丢不起这个人!”
“这”没有想到叶应武竟然这么回答,絮娘脚步一顿,并没有着急跟上叶应武。
细细揣摩叶应武这一段话,似乎说的并没有错,为了这两个战场,大明可以说是大军倾巢而出,而且前线坐镇的张世杰、梁炎午、陆秀夫再加上各个主力战军的主将和督导,哪一个不是经战火考验的名将?如果以大明最强大的将军阵容加上最强大的军队,依旧没有办法战胜蒙古鞑子的这些残部的话,真的不用回来了。
这也是为什么叶应武没有思考多久就决定从前线回来,因为此时的大明北伐前线可以说是名将云集,而且各路大军都是挟沁水、幽燕和星星峡三场大胜之余威,势如潮水向前进攻,根本不用再鼓舞士气。
所以叶应武就算是真的在那里也起不到多少作用,反倒是有可能让张世杰他们在下达命令的时候束手束脚。于是叶应武索性将整个前线都放手给他们,也让这些大明将领们经更多的练。
毕竟根据现在的战场形势来看,蒙古已经支撑不了多久了,也就是说大明军队以后能够打仗的机会也不多了,而且像这样全国动员、主力战军云集的情况也不会再出现,之后对付蒙古人的方式更多的肯定还是轮战。
显然叶应武也是想要借助这一场大战为大明培养更多的将领,否则万一面临强敌入侵,总不能一直让叶应武身先士卒。
从刚才叶应武对杨絮用的是“朕”而不是他在后宫习惯了的“某”,便可看出此时叶应武有些生气,明显是要公事公办的架势。
“奏章某会看的,”叶应武的语气缓和下来,“不过派人去告诉文宋瑞,这种事不用这么急,前线的天塌不下来,就算是真的塌下来,还有张世杰和梁炎午他们先顶着,更何况他们顶不住,不是还有某么?到时候他们再火急火燎的往这里送奏章也不迟。”
顿了一下,叶应武接着说道:“另外某回到这南京城,所为的就是不过多的干预前线将领的指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某在这南京城等着他们凯旋便是。像前宋皇帝给出征将领绘制战守形势图这种蠢事,某还干不出来。既然某已经回到了后方,他们呈递上来的应该是各地州府的情况,毕竟某在前线四个月,这方面的奏章并没有看多少,应该了解一下朝野的情况,而不是继续管着前线的战事。”
絮娘见叶应武的愤怒一闪即逝,依旧是一副沉稳的样子,自己也松了一口气,佯作生气的嘟嘴说道:“妾身都快成了你跑腿的了,你自己怎么不让人去吩咐?”
“某这不是让你去吩咐了么?你不是人啊?”叶应武揶揄道,絮娘因为生气而甚是可爱的小女孩表情,让叶应武心中一暖,“好啦絮娘,别闹了,夫君还有事要做。”
“有事?”絮娘怔了一下,对于叶应武这大明皇帝,后宫众姊妹也见过了、便宜昨天也没少占,甚至最后还把赵云舒吃抹干净,所以现在除了政事还有什么更重要的事需要他先去解决。
“某得和爹爹把事情谈清楚。”叶应武叹了一口气,“否则他老人家一直有这么一块心病,某也放心不下,解铃还须系铃人,这心结是某亲自给他系上的,娘亲和叶伯也无计可施,还得某亲自去。”
叶梦鼎这些老一代人的心病是什么,就算别人不清楚,一直掌管六扇门和锦衣卫到怀孕、甚至现在还在负责叶应武的奏章管理的絮娘,自然知根知底,而这些老人的心病可不是这么简单,这后面还在预示着未来很有可能出现的大明太子之争,这就已经关乎到大明国祚的传承了。
就算是叶应武,也不得不小心谨慎,并且将其当做头号问题。如果不是昨天叶梦鼎要求他先去照顾赵云舒,恐怕叶应武昨天就去和叶梦鼎谈这个问题了。
“要不要把端郡王和长公主叫上?”絮娘试探性的说道。
端郡王是叶应及的封号。自打叶梦鼎年迈从大宗正的位置上退下去,原礼部右侍郎叶应及在经过几年练之后,能力得到诸多大臣的肯定,虽然年纪不大,但是还是晋封端郡王,担当大宗正。好在叶家血脉单薄,倒也不用叶应及过多担心,所以现在叶应及平日里实际上主要在帮着太学和学士院在各地州府组建更多的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