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万勤王军已经过了梁县,暂且在附近扎营。这边有很多村庄,众将同样的做法,发粮之后直接征用村庄数日,在周围构筑简单工事,帐篷也省了不少。 除了庄园和城池,这些村子里没有值钱的东西,早被朝廷官府榨干了。 因为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勤王军中军遂对当地豪族、官员、军民实行安抚策略。 秦亮虽然对大多士族都没有好感,但他很清楚自己在干什么,他不是在搞起义或韚命,说到底、这场战场本质就是统治阶级的内讧。 所以暂时不能动士族豪族的利益、减少敌人才能提高成功率,这样大伙就不会有敌意,最多就是观望。谁来了,他们多半还会帮忙组织民众,甚至在必要时刻筹粮。 这也是勤王军一路没有遇到多少抵抗的原因。只要不是洛阳军驻守的地方,当地官员豪族几乎是望风而降。道理很简单,秦亮等人打的是王凌的旗帜,脑门上仿佛写着两个大字:士族!加上皇太后殿下的旗帜,又写着几个大字:魏国皇室。 那大伙还抵抗个啥,谁主政不是当官? 之前的道路都很好走,讨虏渠沟通的是颍水和汝水,粮草箭矢物质等辎重、直接走船运。水陆并进,从颍水走讨虏渠、进入了汝水。然后沿着汝水北上,过了梁县。 接下来到伊水、没法直接行船了,不过道路一片平坦宽阔,走陆运不困难,路程也不远。 傍晚时分,天上的云层有点多,不见夕照的景色。只希望不要下雨。 王飞枭、王金虎、令狐愚布置好军务之后,来到了秦亮住的村子。 桓范也来了,现在桓范不再是光杆,他是大司农、把襄城的属下招降之后,得到了数千屯田兵。正好洛阳来人事先把屯田校尉的兵聚集了起来,桓范便得到了屯田兵的兵权。 许昌之役后,众将对秦亮还是比较信服的。 但是秦亮决定直接开到洛阳决战之后,大伙似乎还是有点顾虑,从脸上凝重的神情就看出来了。 前军的决策,自然会派人回淮南报信。但正如攻打许昌的决策一样,前军不可能等王凌回复。 王飞枭就着菜羹、吃着麦饭,便提醒道:“此役事关重大阿。” 他说得没错,胜败干系许多人的全族性命。不用王飞枭提醒,秦亮心里的压力也很大。 不过秦亮还是说道:“等待和进军,其实都是在冒险。有时候想得太多了,反而不是好事。我们不必有杂念,只需盯着战事本身。” 王飞枭点了点头。 秦亮又道:“三叔的一万人马到了,庐江郡的兵屯也只到了大部。我们能打硬仗的实力,几乎都在这里,没有必要再等下去。” 他喝了一口汤,接着说道,“洛阳中外军现在组织有问题,人心不稳,对敌军不利的事、就是对我们有利的因素(《战争论》)。而我军刚经历许昌大捷,士气正盛,时机对我们很有利。” 桓范这次也支持秦亮,或许是因为桓家人快被杀光了,他没有王家那么多顾虑。 他的看法与秦亮差不多,四方都督根本靠不住,主要是那帮人事先没有准备、反应很慢,等待争取到盟友的时间不会短。 桓范只是抱怨道:“占了那么多城,什么东西弄不到,就吃这东西?” 秦亮看了他一眼道:“将士们吃什么,我们吃什么,除非桓公能让全军好几万人都吃上肉。过了伊水之后,我们征集一些猪羊到军中,大家一起吃顿肉。很多人会死,起码吃顿好的再走。” 王飞枭听到这里,叹了一口气。 一脸络腮胡的王金虎嘀咕道:“吃什么不重要,有酒就好了。” 顿时王飞枭也收起了叹声,看着三弟笑了一下。几个人都不禁莞尔。 令狐愚道:“进了洛阳,我陪表弟喝个痛快!” 王金虎道:“一言为定。”然后看向秦亮。 秦亮只好道:“那时怎么也得不醉不归!”其实秦亮庆祝好事的方式、从来不喜欢喝酒,但总有人对酒是迷之爱好,而且是不喝醉不高兴。 这时桓范道:“上次我说的那个法子怎样?我们占了轘辕关,大军从轘辕关入,先调兵东出,与皋关(虎牢关)佯攻的马隆前后夹击,先拿下皋关。 然后船只掉头走蒗荡渠入大河(黄河),进伊水,进逼洛阳,打司马懿个措手不及。” 秦亮道:“如果南面有非常险要的关隘,我们实在过不去,可以采取此计。但现在有选择,此计有个问题,便是实际部署时、步骤过多。中间只要有一处施展得不顺利,那全盘计策都要作废,反而会耽搁许多时间。 只要有选择,策略还是越简单越好,避免过多中间环节。” 桓范听罢有点尴尬,但他也没有办法。此人也是奇怪,无论在曹爽府、还是在秦亮这边,出谋划策、鲜有被采纳的时候。 桓范做谋士有点问题,不过秦亮一时又说不清问题在哪里。反正有些高明的谋士出计策,好像总会提出上中下三策,桓范从来不那样。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