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认为那些神秘的古老遗产会很‘有档次’,但我更喜欢可以用蓝图解释清楚,可以在工厂里生产复现,可以放在实验室里研究讨论的东西,这种东西用起来会安心一点。”
“如果这真的可行……那母星屏障确实是有无可置疑的优势,”罗塞塔捏着下巴,面色郑重地思索着,“从可靠性上,我们造出来的任何东西恐怕都比不过一个依靠行星动力系统来支撑的母星屏障‘结实’……或者换句话说,如果连母星屏障这种东西都被击穿了,那不管是避难所都市群还是刚铎屏障、塔尔隆德大护盾也都跟纸糊的一样;
“从‘避难所’规模来看更不用说,母星屏障当然可以确保所有人的安全……事实上除了需要维持防护系统运转之外,全世界所有人的生活都将丝毫不受魔潮影响,生产不必中断,社会结构不必改变,没有供应危机,也不用担心避难所状态下的秩序混乱……”
“是的,‘屏障之下生产如常’,这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从某种意义上,维持生产秩序其实就是确保了母星屏障的‘容灾性’,”高文微微点头,“因为所有生产和研究工作都在如常进行,哪怕遇上了危机我们也有应对的机会,即便是网道中的节点损毁了,我们也可以直接开动工厂造几个新的换进去,其他部分故障了,我们也能想办法修,想办法组织人力去研究,去解决——只要不是整个屏障瞬间崩溃,我们就都还有机会。
“而考虑到整个母星屏障的规模和强度,如果真能有什么东西让它瞬间崩溃……那我们也算死得不怨了吧?”
高文的话很明显让大家都产生了些许触动,因为他所指出的正是所有“避难所”都无法回避的痛点——当意外真的发生时,蜗居在“避难所”中的人对自身命运是否还有一丝掌控?
越是小规模的、单薄的避难所,越是要面对这种“洞窟窘境”,躲无可躲,避无可避,纵有再大的本事也无法施展,无法应对,狭窄的避难所是一层壳,但这层壳只能让置身其中的人深感不安,并且在意外发生时感受到浓浓的无力感——因为在一个狭窄的“壳”里,你根本没有办法修好你的避难所,你只能眼睁睁看着它崩溃。
而在母星屏障之下,联盟诸国将保留所有的社会生产及研究能力,哪怕发生意外,困兽尚有一搏之力——而且是全力一搏。
当然,就如高文最后一句话所暗示的,即使真的建起了“母星屏障”,即使困兽真的保留了全力一搏的机会,意外仍有可能出现,或许真的会发生拼尽全体凡人之力仍无法挽回的局面……但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至少文明也将站着死去。
“或许有那么一天,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无法拯救我们的文明,或许连母星屏障都未能阻挡末日到来,或许在那一天之后,星海中不会有属于洛伦的墓碑留下,不再有任何人会记得这一季文明曾经存在,”在圆桌旁短暂的寂静之后,高文打破了沉默,他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双手撑着桌面,“但我希望至少在那一天到来的时候,我们能有资格对自己曾走过的路做一句简短的总结:我们已竭尽全力——而不是我们曾可以做得更好。
“所以,我选择母星屏障,而不是任何形式的避难所,这至少可以给我们保留一个竭尽全力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