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新八零电子书 > 女生小说 > 宣平郡主 > 第471章 博学格物司

第471章 博学格物司 (第1/2页)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大明:崇祯你且去,汝江山妻嫂吾照之 从逍遥赘婿到万古一帝 宠妾灭妻?不存在的,娇妻美妾我都要 寒门公子 摊牌了,不装了,我娘是皇后 快穿之宿主是个白切黑 从斗破开始的万界冒险 穿越项羽猛揍刘邦,打造万世帝国 秀才家的小娇娘+番外 殿下必将加冕为王+番外 女帝的绝品面首 锦绣清宫:四爷,脑洞大+番外 太傅+番外 衡门之下 作精的休夫日常 本宫不渣 豪门贵女复仇记 顾府春深 谁家后院不起火 三岁小道士被财权两大家族团宠了

闲话了几句,宣平转身拿了一个条陈给皇帝,“给,这才是我今天过来的最初目的。” “博学格物司?”皇帝首先看到的就是这个题目。 “对,设立博学格物司。”宣平点点头,“从前我们商量过,专门对于发明创造者设立一种封赏,博学格物司就负责这方面事物。 收集官方和民间所有有价值的发明创造,按贡献多少给予发明者奖励,并负责将成果传播出去造福万民。” 在去年万寿节前两人去方瑾那里看火铳时,曾商量着要设立一种新的封赏。待遇区别于寻常爵位,专门面向所有钻研技术的人,无论有无官职,有了成果就可封赏。 当时本打算找机会召集手下官员商量此事的,但万寿节后太上皇十分干脆的退位了,整个朝廷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事情一件接一件,这件不太着急的事情就被忽略了。 皇帝也想起了两人从前的打算,只是两人商量的只是如何封赏,不涉及收集和传播的事,于是随口问道:“收集与传播的职能似乎与工部和各地方官的权限冲突了吧?分了他们立功的机会,要想实现就有些阻力了。” 皇帝打开条陈仔细看着,其中关于博学格物司的各项职责与权利义务都规定的十分明确,确实抢了工部和地方官的一些职权。 宣平冷笑一声说道:“谁让他们有这项职权却没有尽到责任呢,既然他们干不了,就交给别人。许多地方官根本不在意这种事情,导致多少有价值的发明改造被埋没,失去了发扬光大的机会。 至于工部,从前就不说了,如今虽然都是些干实事的官员,但工部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兴修水利、营造修筑此类的大事,其他方面,兵器及火器制造已然分薄了大半精力,让他们各处搜集这些也太过耗费人力物力。” 关于特殊奖赏的事,去年宣平问过方家兄弟的意见,毕竟他们做为发明者,有发言权。 此事暂时被搁置后,方瑾一直在研究制造、改造各种火器,废寝忘食的,就连发髻都单薄了不少,自然也想不起来这事儿。 倒是方瑜一直记着这事儿,也知道这是他们这类人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近一年的时间,他为了研究农具在全国各处察访取经,也在顺便搜集民间的发明信息,将其记录汇总起来,回京后交到了宣平面前。 民间的发明创造属实不少:南方丘陵地带一个木匠改造了水车,水车这种灌溉工具发明以来一千多年,一直需要人力参与驱动,而这木匠的改造却将人从中解放了出来,极大的提升了效率。 在棉花种植较多的地区,有个女子改进了纺织棉纱所用的纺车,处理相同棉花所用的时间减少了三成。 还有发明新式印染方法的、改进火炉的、发明书本新型装订方法的……很多都只是发明者一时的奇思妙想,可能微不足道,可能不被人理解接受,但确实十分好用。 这些发明只有极小数能够传播出去,有些只在发明者家乡小范围流传,有些甚至只有发明者自用,时间长了就淹没在时间洪流时,悄无声息,仿佛从未存在过。 让宣平最震惊的是改进水车的那位,按说当地出了这种十分有价值、可能会改变农业灌溉方式的发明应当由当地地方官发掘上报。 朝廷相关部门会派人来验证,一经确认,发明者和地方官都会有奖赏,地方官治下出了这等功绩甚至有机会直接升职,朝廷对此是有制度的。 这看起来很好,但不幸的是,能借此项制度受赏的人很少,赏赐条件比较苛刻,立朝以来也不过十几例受赏的,所以很少有地方官专门注意发明改造的事,一般只有新东西闹出了巨大的风头后才会顺手上个折子。 而发明这新型水车的木匠将此当作了立身安命的手艺,从不外传也不收徒,要想拥有这种水车,只能找他订做,凭他一人又能做多少,并不能广泛应用传播开来,也没能引起官府的注意。 这木匠凭此项手艺挣下了一份家业,几年后那木匠意外去世,这新水车的制造方法就此失传,只留下了十几座水车在附近乡村使用了近十年。 “水车在南方丘陵、山坡地区广泛使用,若这种不需人力驱动的水车能大面积推广开来,对当地的农业会有多少帮助?可惜就随着那木匠的去世成了泡影。 如今还能使用的水车只剩下了几座,方瑜出高价买了下来,打算拆解研究一下,看能不能复制,若能就造福万民,若是不能他只怕要抱憾终身了。”宣平说道,方瑜是研究农具发的家,对这种农业相关的尤为关注。 “这确实是个问题,发明者为了闷声发大财选择秘而不宣,地方官无论是本身不关心还是事情太多顾不上,最终都造成了成果的流失。”皇帝也有些遗憾,还是那句话,农业是立国之本,有望促进农业发展的都是大事。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能让人看到利益的事才有希望发展。从前朝廷对此事没有足够重视和宣传,许多百姓根本不知道发明创造是能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随机推荐: 穿越到大梁国从落水开始 竹马他总撩我 当兰陵王重生后 梦归尘 重生后成了全娱乐圈顶流的白月光 大唐皇子日常 天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