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交替间,时间来到了1940年夏末的7月。法兰西战役的硝烟炮火已经被定格成过去的历史,然而在欧洲舞台上,新的大戏却迟迟没有拉开沉厚的幕帘。
早在6月27日,希特勒就从法国返回了位于慕尼黑远郊的贝格霍夫城堡。作为他的别墅兼避暑场所,这座“鹰巢”已然成为继总理府之后的第二处权力中枢:当年德奥合并、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协定等许多重大决定,都是希特勒在这里深思后做出。但这一次,希特勒却在鹰巢里真正过上了闲适惬意的生活,不仅日常政务下放给部长们处理,就连军事和外交也全权交予了凯特尔与里宾特洛甫负责。
可不是么?现在战争已经胜利了。曾经悬在德国头顶长达150余年的西方安全威胁,如今已然像重锤猛击下的玻璃般寸寸碎裂。战败的法国在温泉小镇维希建立了新政府,300余万刚刚征召起来的预备役军人被复员遣散,其国内所有的装备仓库和军火工厂,也都被德军严密监管了起来。只要柏林愿意,用一根手指都能把法国摁死,后者现在残存的军力甚至连西南方向的西班牙都不及!
虽然海峡对面的那个英国还在继续抵抗,但希特勒相信他们必然会明白与德国和则两利,战则两害这个最为浅显的道理。要知道,德国通过罗马教皇和瑞典向英国传达的停战要求不可谓不宽容:英国只需归还上次战争中侵吞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并重新签署一份德英海军协定,就可以立即迎回被德国俘虏的20余万远征军士兵,同时让德国停止大西洋破交战役。只要伦敦政府稍有理智,都会立即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逃生机会,因为无论怎么看他们都没有任何胜利的可能性!
最为关键的西方敌人已经被摆平,剩下的就只是东欧和南欧一些芝麻蒜皮的小事情。
法兰西战役之前,德国面对东南欧国家时还需要仔细拉拢算计,碰软钉子更是常有的情况。但随着法比英荷四国联军被摧枯拉朽般横扫歼灭,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这些曾经的潜在敌人或墙头草们,对德国的态度立即出现了超过90度的大转弯,变得前所未有的讨好热情。就连一向特立独行,处处强调自己是欧洲顶级列强的意大利,也不得不将德国的意志作为最重要的考虑要点,无形中让自己成为了德国的跟班。
在这份绝对实力的后盾支援下,6月26日曾一度让希特勒有些紧张的罗马尼亚领土危机,很快就在德国的外交斡旋下消弭无形了。德国一方面“劝告”罗方接受苏联收回比萨拉比亚地区的合理要求,一方面又不无警告地提醒苏联,他们将要额外占领的布科维纳省不属于去年双方划定的苏联地盘。
最终,苏军在1914年旧国境线面前停止了前进,而大敌当前的罗马尼亚只能选择向轴心国靠拢,将自己贬为德国自带干粮,同时还要拼命上交保护费的奴工走狗。
现在唯一令希特勒上心的,就是彻底解决东方问题。无论从战略、政治、意识形态、还是所谓的“生存空间”考虑,苏联都是希特勒必须消灭的目标,但刚刚经历了西线作战的德军至少需要数月时间来整编休整,而现在也早已过了在东线用兵的最佳时间,因此行动只能等到明年开春。这场新战争计划的拟定,希特勒已经交给了手下将领,而他本人则在家里静静等待来自英国的求和。
在这段等待的时间里,无论陆军司令勃劳希契,海军统帅雷德尔,还是被希特勒倚为顾问智囊的约德尔,谁也没有想起提醒元首一旦英国拒绝和平,己方将要采取何种行动来应对接下来的战斗。
除了笃信英国必定会服软屈从这个因素以外,他们更多是对自己已经取得的辉煌胜利的不知所措——在2个月前西线战役刚刚发起时,谁能想到声势鼎盛浩荡的联军竟会在6周内被彻底击垮?德国统帅部想的最多就是占领低地国家,然后将其作为航空兵前的沿基地实施对英轰炸,至于占领法国后的行动,则压根就没有存在于他们的思维当中!
取得空前大胜的德国开始莫名原地挂机,而英国的备战却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早在戈登远征军覆灭前夕,英国政府便向国内颁布了总动员令,超过100万成年男性被征召进入预备役,开始在从敦刻尔克海滩侥幸逃脱的2万余名老兵的带领下展开严酷训练。本来英国还可以动员出数倍于此的部队,但由于武器极度匮乏,现有储备和工厂产能根本不足以满足军队的最低需求,这才无奈作罢。
不过,来自美国的援助使得英国军方又看到了一线曙光。30万支步枪、8万挺机枪、900门野战炮以及相应弹药的运抵,对英国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