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毕恭毕敬的模样。
不得不说,屈塍此人,相当会做人,明明是武将,却有着文官般的圆滑,处事老道,滴水不漏。
而一般这种人是很危险的,因为这类人有时表面上恭恭顺顺,实际上他内心在想些什么,你根本无从得知。
至于赵弘润为何会有这种认为,那是因为,屈塍当年降魏国的时候,与像谷粱崴、巫马焦、伍忌等人是不同的。
当初谷粱崴与巫马焦是为了自己性命前途考虑,并且他们此前在平舆君熊琥麾下也不得重用,心中早有郁意;而伍忌则是考虑到家中尚有老母、嫂嫂、侄儿侄女,因此降魏。
但屈塍不同,他虽然最早是项城君熊仼的部将,但是在平舆君熊琥麾下仍得到重用,并且,屈塍在最后关头,仍企图以诈降的办法,使平舆君熊琥脱困。
哪怕是在听罢赵弘润口述的利害分析后,屈塍对于是否投靠魏国与赵弘润一事,仍在犹豫,直到他亲耳听到暘城君熊拓麾下大将子车鱼的战死,认为熊拓亦无法力挽狂澜,便毅然而然地背叛了熊拓,给熊拓献了一条“妙计”。
注:具体的,请书友回顾第一百三十六章,这里不做赘叙。
最终,这条妙计使得熊拓被赵弘润彻底击溃。
但也正是因为这条“妙计”,赵弘润对屈塍有了戒心,毕竟当时屈塍所献的那条妙计,分明是两线钓鱼。
总得来说,他臣服的并非是赵弘润,他臣服的,是当时作为胜利一方的赵弘润。
他的忠诚,是有前提的。(未完待续。)
第559章:鄢陵惊闻
在屈塍的带路下,赵弘润一行人来到鄢陵县。
由于屈塍事先已派军卒前往鄢陵报信,因此,待等赵弘润一行人抵达鄢陵的时候,此县的县令已带着县内的官员,在鄢陵的城门口恭候。
鄢陵县县令叫做彭异,三四十岁的年纪,一瞧见此人的模样,赵弘润就觉得有点面熟,拥有过目不忘才能的他,总感觉这位彭县令在哪里看到过。
一问之下,赵弘润这才恍然,原来这位彭县令,居然就是当年他率军攻击暘城君熊拓封邑期间,下令平暘军收缴了家中财富的五家楚国贵族之一,彭氏一族的家主。
“你彭氏一族亦投奔了我大魏?”
赵弘润实在有些惊讶,因为在他看来,只有那些楚国的平民才会投奔魏国,没想到,连彭氏一族居然也投奔了魏国。
要知道,彭氏一族当时可是被平暘军收缴了九成的家产。
听闻赵弘润开口询问,彭异毕恭毕敬地说道:“良禽择木而栖,大魏有似公子润您这般英明的王族,相信国家会越来越昌盛……”
彭异尽挑着好话讲,可实际上呢,他们彭氏一族投靠魏国,只是害怕被平暘军收缴了九成家产的他们,事后被熊拓榨干而已。
毕竟在楚魏之战前,彭氏等熊拓封邑境内的几大贵族,为了利益也没少做些让熊拓感到不爽的事。本来,熊拓还会顾忌五大贵族的联手抗拒,还会对他们容忍一二,而既然赵弘润已带着平暘军已在这几个贵族的家堡内扫荡了一回,将企图反抗的家丁、家仆全给杀了,他熊拓还会畏惧这些贵族的反抗?
要知道,暘城君熊拓可并非心慈手软之辈,他可要比赵弘润更加狠辣。
于是,彭异便带着家人投奔了魏国,毕竟在他看来,赵弘润麾下的军队已经抢掠过他们一回,按理来说不至于再抢第二回,再者,魏国的政治环境也要比楚国好得多,单靠仅剩的一成家产,他们彭氏一族也能在鄢陵扎根,慢慢发展起来。
而倘若留在楚国,那恐怕真的只有死路一条了。
这并非是彭异的猜测,事实上,当他彭氏一族在鄢陵扎根之后,他派人到楚国打探过。
果不其然,那些选择留在楚国的中小贵族们,皆被暘城君熊拓榨干了家产,以往那些营生的渠道,亦被熊拓、熊琥所接管。
否则,熊拓何来钱财找魏国买粮食、买武器,并且又迅速筹建了一支十万人的新军?
在得知此事后,那些投奔魏国的原楚国贵族们,皆是暗道侥幸,因为选择留在楚国的那些贵族们,皆沦为了暘城君熊拓筹建新军的牺牲品,反观他们,虽辛辛苦苦搬迁到了魏国的鄢陵,却在这座县城扎根下来,并且很迅速地就再次发展起来。
这也难怪,毕竟无论是赵弘润还是魏国朝廷,都未打压这些楚国投奔而来的贵族们,只要这些贵族们奉公守法。
这不,朝廷连鄢陵、长平、商水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