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一切与他赵弘润没有关系,以他的立场而言,周昪这条计策是相当相当高明的。
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就算朝廷看穿了东宫幕僚周昪那几条计策中所掩藏的部分,还是故作不知地采纳了此人的计策,只因为利大于弊。
在卫骄、褚亨、穆青、周朴、吕牧五名宗卫以及青鸦众段沛的陪伴下,赵弘润慢悠悠地逛向他的肃王府,而同行的另外数十名青鸦众,则在入城前便分散,率先进入城内打探消息去了。
回到自己的肃王府,赵弘润第一时间下令封口,不允许府内的下人以及留守的肃王卫泄露他已返回大梁的消息。
毕竟在民间,当初那则针对赵弘润的谣言还并没有彻底淡出民众的议论,因此在更博人眼球的消息——比如韩魏开战、再比如齐鲁魏三国伐楚——传开之前,赵弘润并不想泄露自己的行踪,变得再一次成为舆论的中心。
当然,这只是针对民间,而对于朝廷,相信朝廷中早有人猜到他赵弘润会在这段期间返回大梁,刻意隐瞒,没有什么意义,想来那些人也不会随随便便泄露此事。
说到底,如今在大梁的主角,并非他肃王弘润,而是东宫太子弘礼与雍王弘誉,亦或是前段时间名声大震的名仕周昪。
向朝廷献策,居然还被魏天子与朝廷所采纳,天晓得究竟有多少读书人将周昪视为了榜样与憧憬的对象。
回到府上舒舒服服地泡了个澡,解了解旅途期间的困乏,赵弘润便换了一身衣服,前往皇宫。
依旧按照以往的习惯,入宫的第一件事,赵弘润便是前往凝香宫向母妃沈淑妃请安,探探母妃的身体情况,与她闲聊几句,毕竟母子二人终归也已有五个月未相见了。
大儿子的回来,让沈淑妃感到非常高兴,热切地拉着儿子的手,嘘寒问暖,追问在外的吃住情况。
赵弘润看得出来,沈淑妃是有些寂寞的,因为继身为大儿子的他离开大梁后不久,他的弟弟赵弘宣,亦因为满了岁数而搬离了皇宫,虽然魏天子暂时还未封其王号,但已拥有了自己的府邸。
两个儿子皆不在身边,可想而知沈淑妃自然是寂寞的。
“父皇最近没来么?”赵弘润带着调侃的语气问道。
沈淑妃恬静地笑笑没有多说,倒是她的贴身宫女小桃带着些情绪嘀咕道:“殿下您离开大梁后,陛下来地就少了……十天半月才来一次。”
“别瞎说。”沈淑妃用责怪的语气打断了宫女小桃的嘀咕,随即为其丈夫开脱道:“弘润,你父皇是我大魏的君主,日理万机,岂能****都来为娘的凝香宫?不过你父皇隔三差五地就派人前来询问所需,并且送来了亲笔所做的书画……你不要多想。”
赵弘润左右观瞧了几眼,见凝香宫内果然多了不少字画,心下不禁哑然。
他低头思忖了一下,就明白了:他父皇刻意地疏远沈淑妃,恐怕是避免让沈淑妃被人嫉恨。
这并不奇怪,就算沈淑妃是无欲无求的恬静天子,但似当初那般,魏天子隔山差五就往凝香宫跑,连王皇后都没有这般受宠,你让后宫其他的嫔妃怎么想?
难道她们就不嫉妒么?
她们当然会嫉妒,而之所以没有表现出来,那是因为沈淑妃有两个儿子,其中的大儿子,更是被称之为肃王的狠角色,幽芷宫被砸一事尚且历历在目,哪个宫的后妃胆敢找凝香宫的麻烦?
但眼下沈淑妃的大儿子远在商水,小儿子弘宣刚刚出阁辟府,也没啥震慑力,在这种情况下,或许还真会有哪个醋海生波的妃子忍不住跳出来找沈淑妃的麻烦。
而沈淑妃身体状况又不佳,最忌讳的就是动情绪,因此,多半是魏天子考虑到这一点,这才刻意地疏远。
毕竟魏国的君王,总不能时时刻刻关注着后宫的事吧?
父皇,也算是用心良苦啊……
赵弘润暗自哭笑不得,心中倒也没啥怨气。
“母妃,孩儿此次回来,大概能住个半个月、一个月的,定会多陪陪母妃。”
“好,好。”沈淑妃笑得合不拢嘴,随即,她眨眨眼睛问道:“弘润,你身边的那些小姑娘呢?”
“在商水呢。”赵弘润解释道:“这次回大梁,孩儿住不长,也就没让她们来回跑。”
“哦哦……”沈淑妃笑呵呵地点着头,夸赞了赵弘润几句,说他体恤自己的女人之类的,而在最后,她还是忍不住小心翼翼地问道:“那……没有什么好消息带给为娘吗?”
“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