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了了,辰陵易氏垂涎北疆战利,密谋营啸,这罪形同谋逆叛乱,当上奏朝廷,以乱臣贼子诛族!”
听闻此言,那名易氏贵族将领拍案而起,怒声骂道:“王寓匹夫,你血口喷人!”
就在这时,桓王赵弘宣开口说道:“诸位、诸位,稍安勿躁,本王相信,易将军绝非乱臣贼子,不过,易将军当初写下这份收据,确实让人怀疑……不如这样,易将军先回家中,待本王查清此事,日后给易将军一个清白。”
这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你把军权交给我,离开北一军,而则我既往不咎,这件事到此结束。
那名姓易的贵族将领看了看笑吟吟的周与满脸寒色的王寓,又看了看桓王赵弘宣,最终只能接受后者的建议:“在下……愿听从桓王殿下的安排。”
“其余人呢?”
周扬了扬手中那份假账簿。
在座的诸位将领,有好些彼此看了一眼,都没有再说话,算是默认了桓王赵弘宣的建议。
而这时,有一名姓陈的将领站了起来,冷笑着说道:“我算是看懂了,东宫失势,桓王殿下欲趁此机会独掌北一军,而王寓匹夫为了报复我等改投雍王的人,不惜交出自己兵权,也要将我等赶出北一军……好,末将当初并未垂涎那份战利,也并未留下什么把柄,不知桓王殿下将如何安排末将?”
周给赵弘宣使了一个眼色,示意他暂时别说话,随即,他翻了翻那本假账簿,果然没有那名将领的收据。
不过周面色不改,淡淡说道:“啊呀,这还真是麻烦了。”说着,他嘴角扬起几分冷笑,转头对那名易氏贵族将领说道:“易将军,其实你与这位陈将军,当初私底下是有协议的,而且在座的将领军中,好些人都清楚这件事,对么?”
那名易氏贵族将领愕然地看着周,随即他好似明白了什么,在思忖了一番后,点头说道:“不错,易某答应陈礼将军,我等同进共退!”
话音刚落,那些被周拿捏到把柄的贵族将领们,亦纷纷出言附和,气得那名叫做陈礼的将领瞠目结舌。
这些人可不是心甘情愿地帮助周,只是周的意思已说得很明白:要么你们帮我弄走他,要么,咱们之前的协议就作废,你们做好因谋反叛逆被抄家灭族的准备。
在这种情况下,在当初同属东宫党而如今改投雍王的人中,无论是谁跳出来,易将军等人只能咬定此人。
于是乎,原东宫党一系将领全部出局,只剩下雍王党与襄王党。
雍王党好对付,毕竟他们屁股本来就不干净,要不是将领崔协当日死地蹊跷,雍王党一系兵将很有可能会被查出来是营啸事件的真凶,因此,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与周以及桓王赵弘宣死磕。
至于襄王党的刘益,亦在周有意无意暗示是他杀了崔协的情况下,识相地选择妥协,愿意交出兵权,毕竟若是被周证实是他刘益杀了崔协,这可是非常要命的,非但刘益没有什么好下场,还会牵连到襄王。
于是,在周的帮助下,桓王赵弘宣顺利地接掌了北一军的兵权,真正地成为了北一军的统帅。
对此,桓王赵弘宣很感激周与王寓二人的义助,虽然他也明白周与王寓二人义助他其实也有私心。
王寓是为了报复那些改投雍王弘誉的原东宫党贵族,认为这些人是背叛了太子赵弘礼,因此,当得知桓王赵弘宣有意想得到北一军的军权时,他不惜交出兵权,也要让那些背叛者无法再呆在北一军。
毕竟交出兵权后,他郑城王氏固然元气大伤,但相信那些背叛者也好不到哪里去,而这些背叛者,如今是雍王弘誉那一边的人,这些人损失愈大,王寓心中愈发解恨。
更别说,王寓已多次收到了原东宫太子赵弘礼的书信,后者授意他协助桓王赵弘宣夺取北一军的军权。
在这种情况下,郑城王氏自然要帮助桓王,毕竟桓王虽说是肃王赵弘润的弟弟,但后者与原东宫太子赵弘礼的关系非常好。
至于周,则是为了报复雍王弘誉与其幕僚张启功。
原来,在前一阵子回到大梁的时候,周想试试雍王弘誉会如何对待他,于是故意孤身在大梁城内的酒楼露面,果然遭到了几名刺客的暗杀,要不是他提前请赵弘宣的宗卫们在暗中保护,很有可能已被那些刺客得手。
于是,周就对雍王弘誉死心了,因为他知道,就算这些刺客不是雍王弘誉派来的,也肯定是后者的幕僚张启功派来的,因为他周知道雍王党不少事。
至于今日义助桓王赵弘宣,周也是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