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刚刚将庆王弘信踢走,倘若立刻就对襄王弘动手,这未免给人一种急不可耐的感觉。
别人的态度雍王弘誉可以不管,但他必须考虑到他父皇的态度。
毕竟一下子就踢走了两个兄弟,这难免会刺激到他们的父皇:怎么?迫不期待想要坐朕的位了?是不是下一个准备将朕踢走啊?
因此,雍王弘誉与张启功商议,准备等肃王赵弘润完婚,借这件喜事冲淡庆王被迫离开大梁这件事,再设法将襄王弘封到阳翟,让这家伙滚蛋。
几日后,襄王弘隐隐约约也得悉了这件事,这让他如坐针毡。
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倘若在九、十月份,在赵弘润完婚之前他还未能想到应对的办法,那么,他就只能灰溜溜地滚到阳翟,日后再难有机会返回大梁。
第1331章:桓王回都
就当襄王弘正因为自己即将遭到雍王弘誉的事后清算而坐立不安时,庆王弘信被逼离开大梁前赴宋郡安抚民怨的消息,正逐步传遍魏国地方郡县。
一时间,举国那些庆王党贵族、瑟瑟发抖,而先前就打定主意投奔雍王弘誉的贵族们,则扶额相庆,至于一些此前保持中立的贵族们,在这次事件后亦有所动摇。
无他,只是因为扳倒了庆王弘信的雍王弘誉,就目前而言实在是太过于声势浩大,俨然已经是储君的大势人选。
在事发的数日后,这则消息传到了北疆河内郡的山阳。
燕王弘疆在得知这件事后,一脸畅快笑容,连道“活该”,随后,他脸上这才露出意犹未尽般的神色。
其实事实上,燕王弘疆与庆王弘信这个弟弟并没有多大恩怨,这位耿直豪爽的燕王殿下只不过是恨屋及乌,因为单纯憎恨南梁王赵元佐而迁怒庆王弘信罢了。
而待痛快过了之后,这位燕王殿下就继续忙碌于山阳的重建工作去了这场大梁的变故,对于山阳以及这位燕王殿下来说,几无多少影响。
此后又过了一日,这则消息传到了河东郡的安邑,即如今桓王赵弘宣的封邑。
相比较燕王弘疆,桓王赵弘宣十分重视这条消息,在得知此事后,在心腹幕僚周面前冷笑道:“哼!这雍王,死性不改,当年就以这等阴谋坑害了长皇兄,如今故技重施,踢走了庆王……可笑大梁有南梁王坐镇,竟然还被雍王算计。”
听了这话,幕僚周感到十分惊奇。
因为他在反复思考这则谣言后,确切有怀疑过金乡屠民事件是否有可能是雍王弘誉的人在背后搞鬼,毕竟这种阴谋手段很像是张启功这名毒士的运作,不过没想到自家殿下居然能一眼看穿。
不过在仔细想了想之后,周便想通了:多半是自家殿下厌恶雍王弘誉,因此只要察觉到一丁点的不对劲,便下意识地联想到雍王弘誉。
苦笑之余,周也履行了作为幕僚的职责,为自家殿下分析道:“倘若果真是张启功设计,那么,那个曲梁侯司马颂的立场,就非常值得怀疑。”
他说这话并非无的放矢,毕竟这种招数,他周几年前就已经用过了当年,周明明有意辅佐雍王弘誉,却假意投奔当时还是东宫太子的赵弘礼,向后者献了几条后患无穷的妙计,成功地坑得原东宫太子赵弘礼生活不能自理。
纵使当时赵弘礼身边还有骆那等贤才,依旧被周得逞,后者险些还成功离间了赵弘礼与骆,要不是骆这个人脑筋太死,有着一股读书人的迂劲,换一个人恐怕早就离开了赵弘礼。
只不过后来周被张启功给摘了桃子而已。
正因为有过这方面的经验,周一眼就看出了曲梁侯司马颂的不对劲后者,十有**是雍王弘誉安插在庆王党内部的暗棋,专门等着在收复宋郡这件事上拖庆王下马。
“……庆王一倒,大梁再无人能抗拒雍王弘誉。”
其实在说这话的时候,周也想到了自家殿下的兄长肃王赵润,不过因为彼此关系都比较熟络了,并且周也知悉那位殿下根本无心争夺大位,故而没有算在里面罢了。
听闻此言,赵弘宣的眉头顿时凝了起来。
庆王弘信远走宋郡这与他无关,但雍王弘誉得势之后,势必会威胁到长皇子赵弘礼,这让赵弘宣心中着急。
他忍不住问道:“周,若我欲相助长皇兄,我该怎么做?”
周想了想,说道:“如今雍王弘誉已成大势,长皇子沉寂已久,该是时候复出了……而到时候,就需要有人站脚助威。”
桓王赵弘宣点了点头,当机立断地说道:“你准备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