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落选的学术,这不是意味着,这位君主其实对那四个入选的显学并不是非常满意?
没过多久,道家黄老派与杂家两派的学术,便呈递到了魏王赵润面前,赵润在甘露殿的书房内仔细观阅了这两家的学术思想。
杂家的思想,前文已经说过,希望糅合儒家、法家、墨家、名家等思想,但又欠缺一个真正的思想核心比如在儒家与墨家两者的爱方面,并没能很好将其糅合。
但道家黄老派的思想,虽然礼部尚书杜宥说前者的思想跟杂家颇为雷同,同样也是糅合儒家、法家、墨家、名家等思想,但在赵弘润看来,道家黄老派是在道家思想的基础上,选取其他家的学术的长处来补充,并非像杂家那样强行糅合。
因此,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道家黄老派的思想核心依旧是道家思想,其他学术只是补充;而杂家的‘核心’,就是糅合诸家学术,希望能集众家之长,创出一门适用于任何情况的学术,但遗憾的是,杂家在糅合诸家学术思想方面做得并不够好,因此有些地方前后矛盾、或者漏洞百出。
但是在赵弘润看来,这杂家却也有其可取性,毕竟就像礼部尚书所猜测的那样,他对传统儒家、传统法家、传统墨家等等,其实并不是完全满意。
在他看来,传统儒家用来教化世人那是恰到好处,但是用它来治国,那魏国或许可能就是下一个宋国。
而传统法家呢,与儒家恰恰相反,用它来治国很好,但不可用于教化,因为传统法家的‘过于拘泥于刑法’,有时候不近人情。
打个比方说,有一户贫穷人家的母亲病重,其子窃人财物为母亲看病,不幸被抓获,儒家会看在仁情的份上稍微减低对其子的惩罚,但法家不会,该怎么判就怎么判,最多奏请朝廷赡养其母。
而结果就是,其子被判徒刑,最终都没能见到老母亲临终一面。
对此,法家的观点是,不可因为一个人先开先例,否则律法无法警示众人,虽然这话是没错,但总得来说,还是有点不近人情。
当然,如果对象是一名‘特权阶级’,比如魏国的赵氏王贵,法家同样会要求严惩,而这个时候,儒家的仁情就会出来拖后腿,大意就是看在这名赵氏王贵先祖曾为国家如何如何的份上,勉为其难放过这回。
所以说,传统儒家与传统法家,都有其局限性,其实赵弘润很希望这两家的思想很稍微糅合一下,毕竟儒家与法家的矛盾,并不像儒家与墨家那样天生敌对。
至于墨家就不用多说了,传统墨家简直就是弱者之友、君王之敌。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君主最反感的就是墨家,只要强国进攻弱国,墨家准会高喊‘兼爱非攻’,来帮助弱国保卫国家、抵挡进犯。
比如宋墨,在当今伪宋丞相向自杀、伪宋投降的情况下,宋墨仍然不肯承认魏国对宋郡的占领,认为这是不义之战,若非魏国这边也有魏墨这一批墨家子弟,且赵弘润也需要得到墨家的支持,他真想给那些宋墨一点教训哪怕他明知道这种教训毫无作用,因为墨家子弟历来不会向强权屈服。
最后的兵家,就不用多说了,国无强兵不能长存,这句话就已经充分表明了兵家的地位。
问题在于,兵家目前并不兴旺,还真需要君主扶持。
“陛下?”
见赵润迟迟没有回覆,礼部尚书杜宥试探着问道。
只见赵弘润沉思了片刻,说道:“儒、法、兵……这三家学术没有问题,不过墨家……”
说到这里,他微微摇了摇头。
陛下莫非是要罢黜墨家?
礼部尚书杜宥惊讶地看着赵弘润。
而此时,就见赵润沉思了片刻,说道:“杜卿且先回去歇息吧,容朕考虑考虑。”
“是!”杜宥躬身而退。
虽然在城外的诸家子弟集会中,儒家、法家、墨家、兵家这四家成为最大的胜利者,但最终名额归属,却还是得由魏王赵润点头应允。
待杜宥离开之后,赵弘润派人叫来了魏墨钜子徐弱。
平心而论,对于墨家入围四个主修名额,赵润其实并不反对,但说实话,墨家那一套兼爱非攻的思想太超前了:非攻还好,毕竟赵润其实也不支持不义的战争,但兼爱,尤其是其衍生的取消社会等级制度,这可是会引起国家动荡的。
因此,赵润将魏墨钜子徐弱召来,希望他能稍微更改墨家的思想,淡化甚至放弃宣扬无社会等级制度,另外再稍微改变了兼爱的范围,否则,赵弘润实在不敢将墨家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