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气候论
舍内烧了一个火盆,温暖如春,适合睡个好觉。
徐庶却始终觉得有一块巨石压在心头,恍恍惚惚睡了一夜,待到鸡鸣时分,便已醒来。
正要洗漱,有侍从来报,说姜维在舍外等候请见。
“来了有多久?”
侍从回道:“约莫小半个时辰。”
“好。”徐庶不动声色,匆匆洗漱完毕,略微整理下仪容,“速请来相见。”
不多时,姜维步伐矫健,推门而入。
“维见过先生,不知是否叨扰先生休息?”
徐庶笑着迎上,上下打量一番,见其身上依旧穿了昨日袍服,想来一夜未睡,但面上精神奕奕,竟是毫无倦意,当下抱拳道:
“我上了年岁,终究比不得你们年轻人。”
他将姜维引到座上,待侍从倒上一杯茶水,躬身退下后,这才问道:
“伯约此来,可有什么吩咐?”
“不敢。”姜维躬身道:“闻知先生久在河北,于匈奴诸胡事知之甚详,大军开拔前夕,特来请教匈奴虚实。”
“早该和盘托出,却劳伯约亲自垂询。”徐庶闻言,顿时怕了拍额头。
他在邺城已有十数年,邺城是曹魏处置北方匈奴、鲜卑等异族事务的中心,他有心留意,故诸部琐事,皆在胸中。
当下正襟危坐,将曹操分匈奴于五部一事,并司马懿指派匈奴北下之事细细说了,末了,又补充道:
“至于伯约关心的匈奴人之虚实,以我之见,当不少于五万。”
“五万?”姜维却是摇了摇头。
徐庶见状忙道:“莫要不以为然,匈奴人虽然分裂日久,此番又是仓促召集,但终究是全民皆兵的名种,今番有利可图,紧急发动五万族众,并非没有可能,千万不可轻敌。”
他本以为姜维不信,故而提醒,哪知姜维却道:
“汉魏相争,关中空虚,此乃千载难逢的机会,某以为,匈奴人必定倾巢而出,料其人数何止五万,便是十万,也不无可能。”
“什么!”这下轮到徐庶倒吸一口冷气,眉头一皱,追问道:“何以断定?”
姜维稍作沉吟,并不回答,反而问道:
“敢问先生,可知千百年来,我华夏与北部夷狄之间的兴衰进退之道?”
徐庶一愣:“可是要考教于我吗?”
“不敢,难得遇到知晓北地诸胡事的大贤,谨讨教耳。”姜维抱拳道。
徐庶见他谦逊,缓缓点了点头,沉吟道:“千百年来,若我汉人陷于内斗,力不能凝聚力于一拳之间,则夷狄进,华夏退。岂不见西周末年,国势日衰,幽王昏庸腐败,任用奸相,宠爱褒姒,戏弄诸侯,结果去诸侯之信任,终至犬戎攻灭丰、镐二京,诸侯果不至也,西周乃以灭。待高祖混一宇内时,匈奴尤为势大,后武帝聚力成爪,左右钳击,终使北胡仓惶北遁,漠南无王庭也。”
姜维面无表情,问道:“先生的意思,华夏之兴盛,在于汉人之团结,政权之稳固乎?”
徐庶颔首道:“正是如此。时过境迁,今匈奴故态萌发,猖獗如旧,无非趁了汉魏交战,无暇北顾耳。”
姜维正色道:“正要请教先生,战国时代,七雄争霸,相互攻伐,国无宁日。彼时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挥兵北进,驱逐林胡、楼烦,匈奴,诸胡辟易,至战国末年,赵将李牧尚可破匈奴十万多人,致其不敢南下侵犯,至于秦始皇,更能屡发倾国之兵,北扫匈奴,南讨百越。彼时华夏诸侯离心离德,可谓至矣,何以七雄散而能御外辱,裂而能扫众胡焉?”
这番话表面上是发问,实则在于反驳,可谓毫不留情,针锋相对,徐庶愕然,搜肠刮肚,一时不能接,只得正襟危坐,抱拳道:
“不知伯约有何高见?”
姜维侧身回了一礼:“不敢称高见,以某观之,在兵甲、农商、政体足够进步之前,华夷进退之机,首在气候之变迁耳。”
徐庶眉头一皱,不以为然道:“气候?这倒是新鲜。”
姜维点头道:“不错,正是气候……先生可曾察觉,这几年天气异常寒冷?”
时正是春寒料峭的时候,屋中仍然烧着一盆取暖用的火焰,徐庶拢了拢衣裳,应道:
“这几年天气极寒,冬季尤其悠长……只是,这与华夷兴衰有何关系?”
姜维正襟危坐,道:
“因气候之变迁而引起朝政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