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入死可谓是不离不弃忠心耿耿,久经考验的张辽自然而然成为了关羽的亲信,将他放在这里一旦有变张辽可以临时处置不至于背叛自己。
第三个放在西凉的人物张既,是自己曾经的结拜兄弟,张既在冯翊担当郡守之职多年,将冯翊治理的井井有条,各项事业欣欣向荣,人民安居乐业,从这一点来看张既很有治理的才能,善于发展地方经济,对于农业发展、社会稳定都有一套经验,冯翊作为三辅重镇,也是一大郡,人口众多,有着大郡治理经验的张既同样也能担当起发展西凉的重任,尤其是对于西凉经济的振兴,让张既来西凉工作就是看中他这一点,张既作为自己的把兄弟自然也是忠心耿耿,他本身也是个忠义之人,这一点让关羽也十分放心,当然为什么作为三辅重臣安排到西凉工作,这也有着关羽的考虑,一个领导在一个地方呆久了,主政时间长了。门生越来越多,势力逐步扩张,这样容易产生问题和矛盾,所以对于这样的干部要经常交流、轮换岗位。有利于干部的成长也避免了腐败的滋生,张既在冯翊这么多年,将他调离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至于为何要把杨秋加上去,这也有着关羽的考虑,杨秋身在西凉多年,对于西凉的情况比较熟悉,可以说是西凉通,通晓各方面的情况,掌握西凉的风土人情社情自然地理的方方面面,当然杨秋在西凉也有着一定的声望。毕竟在西凉这么多年积累了不少人脉,杨秋为人也十分精明,让杨秋继续留在西凉就是让他协助以上三人工作,协调各方面的事务,说得不好听点这就是个马前卒。对于出现的新情况和问题,杨秋可以及时协调解决,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杨秋就是协助上述三人的,杨秋这个人不容小觑是一个小有野心的家伙,所以绝对要限制他的权力,防止他在西凉生变,这一点关羽已经考虑过了。对于杨秋关羽还是比较提防的,如果他留在西凉也就是个副手,不能担当主帅的角色,这是关羽早就考虑过的。
经过通盘考虑关羽选择了上述四人留在西凉,而眼下只有张辽和杨秋身在西凉,而贾诩和张既尚在长安。关羽做了这个决定很快在西凉召开了扩大会议,他将西凉的各郡守全部召集到了凉州,在凉州府关羽召开了这个扩大会议,当场宣布:鉴于西凉地广人稀,事务纷繁复杂。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西凉重地饱经战火,风光不再为了全面振兴西凉,重启丝绸之路,发展农业经济繁荣商贸,推进社会全面发展,百姓安居乐业,经过上面通盘考虑慎重研究决定对西凉的人事做出调整,决定任命张既为西凉牧统揽西凉各项事务,并上报朝廷报天子陛下审批;贾诩为西凉刺史;张辽为中郎将领镇西大将军总揽西凉防务;杨秋为中郎将协助上述人等开展工作;这是对西凉人事作出的暂时调整正式任命还要等到圣旨下来方可,不过西凉各郡暂且按这个决定执行不得有误!
这项决定刚刚宣布完毕,各郡郡守纷纷拜贺在地俯首称臣,宣誓服从这个安排决定,由此西凉已经完全回归到关羽手上,关羽切实实现了对西凉的管辖,张辽闻听了这个决定着实有些意外,之前关羽根本没跟他打招呼就突然来了个这么决定,张辽有些想不通这么多将领为何唯独让他留在西凉,遂找到关羽陈述缘由,张辽谓关羽道:“主公为何要将我单单留在西凉?吾想不通!”
关羽见张辽不解遂将留下的缘由一五一十的跟张辽做了一番交待,最后叮嘱道:“文远且要明白吾之用意,用心把西凉的事情办好啊!吾对你可是殷切的希望啊!”
“将军放心!文远定不负将军之意!将西凉的事情办好向将军交上一份圆满的答卷!”张辽当即承诺道。
关羽拍了拍张辽的肩膀接着嘱咐道:“你主要是担负西凉的防务,军务的事情是你主抓的重点,努力做好边境的防御工作,节制各郡的兵权,当然也要配合好张既的工作,你们是一个领导集团要努力搞好团结共同奋斗,千万不要离心离德!”
“将军放心文远谨记将军教诲定全力以赴配合好大家的工作!”张辽继续表示道。
关羽用期许的目光望了望张辽点了点头.......................
却说杨秋闻听了这个决定心里很不舒服,杨秋是个精细人,他明白关羽的这个用意,让自己担当个中郎将不过是个有名无实的角色,要兵权没兵权要实权没实权,而且还明确说明辅佐上述三人工作,用意十分明显自己就是个打下手的,而且上面三个顶头上司,要自己伺候三人,这大大出乎杨秋的意料之外,杨秋作为马腾的手下投降关羽,他万万没有想到会受到如此待遇,什么待遇啊简直就是冷遇么,